池非遲沒有找管理員打聽自己要查的目標的位置,先把整個圖書館逛了一圈,弄清楚各區域的分區后,等大山彌和保鏢抱著一堆報紙到閱覽區之后,也到了放報紙的區域,找到了1952年江神原的報紙。
他外祖母到江神原的大概年份可以確定,那么先查這段時間前后,江神原有沒有發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無名和大山彌乖乖待在閱覽區,頂著管理員不時警惕一瞥的視線,關注著迅速翻報紙的池非遲。。
池非遲把閱讀速度放到最快,一份又一份地把報紙翻下去,發現里面只有菲爾德集團投資碼頭的報道,也沒有覺得失望,又到了江神原名人自傳的區域,根據報紙上或多或少提到的人名,開始翻筆記。
有的人在對江神原做出貢獻后,成了名人,會自己寫一些筆記留下來,也有的人是因為惡名被報紙報道,這么有名的惡人,也會有人進行剖析,這樣根據書名或者著作署名,就能把那幾年相關的筆記都翻出來。
相關的書有上百本,池非遲也沒打算自己全部篩一遍,用左眼偷偷鏈接了方舟,拿了一本書,一手托住書脊,一手按住書頁,如同洗牌一般,讓手里書頁迅速翻動。
書頁邊角幾乎連成一片,很快被左眼攝像頭拍照掃描進方舟系統,再繼續下一本
上百本翻起來也不少時間,而池非遲翻到一半時,突然留意到一本奇怪的手記筆記。
留下筆記的人,是當時江神原警局的某個警察,因為認真負責、熱心腸,成了明治時期江神原的風云人物,于1953年殉職,本地報紙上有過報道。
這是用線裝訂的筆記本,被保存得很好,沒有留下某一頁被撕過的殘沿,可是在警員1952年至1953年殉職前這段時期的筆記,應該出現了不止一處缺頁。
他之所以會注意到書有缺頁,是因為這本書書頁厚、整體也厚,那個警員在之前某一頁寫字時,有一道細長的墨線超出了邊緣,在其他頁邊緣留下了一點痕跡,合上書粗略一看,那條墨線不長、也沒有異常,只有用像他這樣彎曲書身的翻頁方式來看,才能看到那條墨線里有一些斷點。
發現這么一本書,池非遲等左眼把書的內容拍下來后,暫時停了掃書行為,自己翻著筆記看。
這是一本半日記半賬冊的筆記,一開始沒什么值得注意的東西,某年某月某日入職,某年某月某日調解糾紛,某年某月某日江神原迎來了什么發展,其中還記錄了升職加薪和一些鄰里瑣事。
最開始的缺頁,是1952年春天,缺了三頁,同時期菲爾德家為江神原捐贈了碼頭,以這個警員大小事都喜歡關注、記錄的性格,這么大的事,卻沒有記載。
由于這個警員記日本沒有規律,有時候十多天不記一次,有時候一天記兩次,有時候是長篇大論,有時候只是一句天氣不錯,今天也要努力工作,他沒法判斷缺失的是幾天的記錄,又記錄了多少。
這種書的書頁沒有厚得離譜,但上一頁寫的字,除非很用力,否則沒法在下一頁上留下痕跡,他也沒法通過下面的書頁還原上一頁留下了什么字。
而在這兩頁之后,缺頁變得頻繁且沒有規律,1952年的夏天有五頁、秋天有三頁,分別在不同的地方,沒有連續缺頁。
在那前后,似乎也沒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