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約不是單純的依靠專注就能出現的。
或許足夠的專注的確能讓人心底催生出誓約來。
但卻決不可能直接讓誓約凝聚到足以將心靈力量束縛為能力的高度。
以誓約來理解可能有著晦澀。
而如果將誓約換成信念的話,就會容易理解很多了。
信念的誕生很簡單,可能是因為看了一部電影,可能是因為聽了一個故事,也可能是散了散步……
但剛剛誕生出來的信念其實是隨時都可能被新的信念取消的。
這種信念還不成熟,還不足以形成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這種隨時都會被新的信念取代的東西,就更不可能對心靈之海中那沛莫能御呢心靈力量進行駕馭了。
真正的信念,是怎樣誕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后來無數種不同的人生際遇中還能一點一點的鞏固下來。
信念,也就是誓約,是難以催化的東西。
它需要一點一點的完善和鞏固。
秦歌用了四年的煎熬才最終讓自己的誓約得以駕馭心靈力量。
胡浮沉更是用了五十八年的時間在一生顛沛流離之中去鞏固。
姜雯用時最短,但姜雯卻是經歷了無數,從一個堅信世界美好的人,到提起了刀砍向那時候毫無反抗之力的盧卡恩大主教……再到南美巨型獅子撲過來的那瞬間的生死……
誓約需要經歷去鞏固!
但鞏固誓約太難。
甚至于沒法找到具體的渠道。
甚至于不具備任何復制的可能性!
復制胡浮沉的五十八年顛沛流離和五十八載絕望孤苦?
或者復制秦歌那四年煎熬,或者復制姜雯那數次三觀的沖擊以及最后的生死考驗?
一旦換了人,一旦不是胡浮沉的話,確定那五十八年是鞏固誓約,而不是早早的就讓這個誓約被替換嗎?
如果不是秦歌,換了其他人,那四年的煎熬,那個人真的能堅持下來嗎?
如果不是姜雯,換了人之后,或許在第一次三觀沖擊的時候,就已經放棄了呢?
誓約的鞏固才是心靈能力最難的一個方面!
人性百種,只要能堅持一種,誓約凝聚到駕馭心靈能力的程度不是問題。
但問題就在于一人千面,世間道理都有完全相互沖突的,更何況人心?
秦歌搖了搖頭:“誓約的凝聚,終究還是只能靠你們自己了。”
蘭德里德四人黯然。
他們……居然讓先生失望了!
尤其是胡浮沉那個最晚加入蓬萊的家伙都凝聚誓約成功了!
四人心底都有幾分落寞和痛苦。
秦歌淡然道:“誓約的確是沒辦法速成的,這需要你們以及去堅守自身的誓約,需要你們無論經歷什么,哪怕生死就在眼前也要去堅守……”
“好了,都下去吧。”
“對了,蘭德里德留下!”
話音落下,秦歌緩緩的端起了茶杯。
張釗和云家兄弟若有所思的離開。
蘭德里德靜靜的站在原地,而后掏出了一張打印資料:“先生,李華堂最近兩個小時都在同一個地方!”
“是真正的同一個地方,根本沒有過絲毫動彈……有可能,死了。”
秦歌眉頭微微一跳。
李華堂如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