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是華夏人的劣根。”
秦歌微微皺眉,但也沒有怪罪蘭德里德。
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能是絕對完美的,任何一個民族都存在著自身無法忽視的缺點。
如果說昆侖奴的缺點是懶惰愚昧和貪婪,白人是傲慢和暴虐,那么,黃種人的缺點就是自私和等待。
自從秦滅六國之時起,黃種人就一直存在這兩個缺點。
楚莊王可以為了一塊還沒到手的六百里土地便廢棄與齊國的盟約,致使合縱破裂。
諸國坐視韓國被滅,而后再坐視趙國魏國被滅,一直等到齊國的時候……
始皇帝的一統天下,如果從過去時代的史書記載來看,就很能看到黃種人的這種缺點。
每一個人都自私,都等待!
當我們看見不公道的事情發生在身前的時候,明明心中義憤填膺,卻終究瞻前顧后而顧慮重重,就各種為自己的不作為找借口找理由。
當這樣找理由找借口都找不出來了之后,一句傳承了千年并還在傳承下去的話就這么出現了——早晚要遭報應的,早晚會被人收拾的,早晚……
當這個早晚一次次被打破,當人們發現好人命不長,禍害遺千年之后,當人們發現圣賢死而無人問,暴徒富而妻妾群的時候……就只能構造出了所謂的地獄和天堂來安慰自己。
自私到了如此地步。
等待到了要等待死后的公正的地步……
黃種人的缺點,在某種程度上比之白人和昆侖奴的缺點還要可怕。
因為,昆侖奴和白人的缺點,最多導致他們被外部干掉。
但黃種人的缺點,卻會導致在等待和自私之中,讓自己慢性死亡!
這……就是黃種人的劣根性。
而只有正視這份劣根性,我們才能去改正它,最終戰勝它,而不是在別人提到你的缺點的時候,就陡然大怒歇斯底里,而后各種道德制高點的壓制,然后就開始拉出一大群的統一立場的群體而后對指出你缺點的人死命打壓……
不是這樣的!
所以,秦歌只是微微皺了皺眉頭。
而后他苦澀一笑:“治理國家可還真的是天下第一難事!”
蘭德里德微微松了口氣,卻在心底更加的崇拜起秦歌來——先生的胸懷,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而有著這樣胸懷的先生,必定是能完成蓬萊夢想的圣王!
而在微微的自嘲之后,秦歌開口道:“斯里可羅目光短淺,成不了氣候,或者說,昆侖奴都成不了氣候。”
一個厭惡自己家鄉的民族,一個只想著爭先恐后逃離家鄉,而并非改變自己家鄉的民族,真的有未來嗎?
而斯里可羅的選擇,或者說昆侖奴的選擇,也讓秦歌徹底堅定的滅絕昆侖奴的心。
這樣愚昧貪婪的民族,就算不提這個種族對全球造成的負擔和破壞,也確實是沒有什么正面的存在意義。
而面對著神祗的威脅,還面對著太淵的威脅的情況下,秦歌可沒有心思學著儒家圣人那樣去慢慢教化這些昆侖奴。
秦歌需要的是最快速度的完成天下安定!
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東西是必須要果斷的拋棄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