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題,一道題坐下來,怕不是得做半個小時吧?至少也要半個小時才能把這種題目的答案解出來。
而這才是這張知識科考試卷子的第一題,而這份卷子總共有著三百道題目。
知識科的考試時間更是嚴格限定在四個小時以內。
四個小時,如果按照剛剛楊廣華對第一道題的解題思路那樣去推測的話……只夠做出來八道題目而已。
到時候就算這八道題目全部正確了,又有什么意義呢?
楊廣華徹底呆住了。
而與之同時,陳錦華也是滿臉焦慮的盯著題目一遍又一一遍的解讀著。
他也想出了第一道題的結題方法,也在剎那間確定了想要把第一題的答案解答出來的話,可能需要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因此,陳錦華選擇了直接放棄第一題。
陳錦華雖然也和楊廣華一樣,都是老一輩的科學家了,也是那種沒有經歷過應試教育的人。
可不同于楊廣華的是,楊廣華的子孫都在米特亞長大,而陳錦華的子孫都在華夏長大,未來自己子孫的應試考試,陳錦華可沒少下功夫去研究過好多次的高考等各種迎接考試。
因此,陳錦華懂得,如果要獲取高分,就一定要在考試的時候懂得取舍,要懂得如何在有限的考試時間之中,拿下最高的分數的策略。
但是……這在當初的高考等考試中百試不爽的方法,在這黑白學宮招生考試的內部測試考試中……卻似乎毫無意義了。
因為,第二題比第一題更復雜。
第三題比第二題還要復雜。
解題的難度和復雜程度,全都是逐題遞升的。
僅僅跳到第七十八題,題目考察的內容,甚至完全超越了陳錦華的知識范疇,他聽都沒聽說過這個——阿圖客原理是什么東西,就更別說題目要求的讓他用阿圖客原理去解釋那一長串題目才能計算出來的所謂事件了……
當即,陳錦華放棄了。
他直接粗略的掃了一遍整張卷子之后,又老老實實的回到了第一道雪花降落題目的藩籬之間。
算吧!
做吧!
好歹他還會做,知道該怎么解題,而不是某些人那樣抬頭看著天,任由負能量將之吞噬。
于是乎,差不多都是在經歷了楊廣華或者陳錦華的心理路程之后,三千科研部的成員,都選擇了老老實實的解答第一道題目。
而與之同時,張逸南翻頁了。
嘩啦的一聲響。
這代表……張逸南已經做完了第一頁的七道題目!
這真的是人嗎?
這不是每道題必須要半個小時來進行解題的嗎?
出題人都還全都在原地奮戰,首輔閣下怎么就直接做完七道題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