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微微皺眉,卻是并不覺得困難,而是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穎。
真的很新穎,至少相比于過去時代的應試教育之中那一套套就在一個模板中換湯不換藥的考題新穎有趣得多了。
而這樣的題目,無疑也更能培育考生自身的思辨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讓考生獲取自身的理性,為考生洞徹心靈,明心見性打下堅實基礎。
但,這只是秦歌的感觸。
就在究天院這里,除了秦歌和王颯颯以及李長風之外,全都狠狠的皺起了眉頭。
白枂更是渾身瞬息間冒出了火焰,要不是這卷子有著姜雯的空間能量繚繞,恐怕已經在這一瞬間就灰飛煙滅了。
而在全球七千二百郡郡守府的各個黑白學宮考場之上,三十五億考生中,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都陡然間猙獰起來,陡然間散發出即將瘋狂瘋癲的恐怖氣息。
艸!
這是人做的題目嗎?
問這片樹葉原產地在哪兒就算了,可居然還問這片樹葉經歷了怎樣波瀾壯闊的歷程才抵達這里?
天知道這樹葉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波瀾壯闊,天知道老子現在在經歷的是怎樣的波濤起伏!!!
考生們強行壓抑著自己的內心,在三思之后依然無解的情況下,將目光轉向了第二道題。
第二題,一只蚊子落在了一片樹葉上,請問這片樹葉此刻到底出現了怎樣的生物變化,其生物變化之中的根源化學鍵的斷裂,與心靈意識是否有關?
???
這是……
第三題……有研究表明,溫水煮青蛙是一個笑話,把青蛙放在鍋里,只要不把鍋蓋蓋上,它就一定會出來……請問,人究竟是基于怎樣的生物本能化學反應才堅定的堅信了溫水煮青蛙長達十五年的時間的呢?
這……好像比較簡單,但……為什么不是心理學,為什么這也考化學?
就在全球考生中超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考生都在瘋癲邊緣的時候,在究天院,秦歌卻是拿起筆刷刷刷的寫了下去。
很簡單的題目。
第一題只需要根據松樹葉子也就是松針之上的痕跡以及彎曲等等,便可以知曉這松針曾被某種鳥類作為建筑材料構建鳥窩,從松針的長度和青翠欲滴,可知曉這松針是作為鳥巢最后部分添加上去的。再然后,那白色痕跡必然是鳥屎中白的那一部分,什么鳥類會在鳥窩邊緣拉屎呢?
答案很少,確定為尖嘴青烏鳥之后,可以根據尖嘴青烏鳥的活動地帶進行推測,在根據這種鳥的耐力速度,還有其構建鳥巢之時的特殊習性推測……
答案很簡單,這枚松針本來是在西經三十七點三度,北緯五十七點二度,也就是挪威森林中的一顆松針,而后被青烏……
一連串的答案刷刷刷的書寫著。
姜雯等人微微頓住。
在看見秦歌,還有旁邊速度也不是很慢的李長風的答題速度之下,他們隱隱約約的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