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圍的一切生物,不管是野獸還是飛鳥,不管是蟲子還是其他……全都仿佛有所驚覺一樣,瞬息間慌忙的退避到更遠的地方去。
一時之間,地獄之門外,鳥獸四散的場景,似乎更加深刻的驗證了地獄之門以往的傳說……
而李長風則緩緩的閉上了雙眼。
莊周之能……超乎想象的強大!
而且,莊周更是整個人類歷史之上,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人類世代,唯一一個一人持有許多種心靈能力的人。
當然,也可以說是莊周自行開發出了另外的一條道路——莊周無疑是心靈能力最早的啟迪者。
甚至是比之梅辛都還要早上不知道多少歲月。
而莊周的核心便是無待而逍遙這五個字。
無待分為物無待與心無待。
后世的莊子學說的研究者們,通常都會認定莊子是物無待或者心無待這兩種無待之中的一種。
有人會根據齊物論認定莊周是物無待,也就是要追求自身不會被任何物質束縛,從而無待,從而達到逍遙的境界……
但也有人根據莊子妻子嘶吼莊子的表現,以及莊子與惠文子的魚之樂之爭等等,將莊子的無待定義為心無待,認定莊子追求內心的逍遙,只要內心無待且逍遙了,就可以真正的逍遙無待。
但實際上,在莊子那里,他本人實際上是不分心與物的,齊物論,便是以心去齊物。
就如同,西方羅馬哲學以及后來的經院哲學等等,實際上在經驗主義等等盛行之前,也不曾區分唯心唯物的……
物即是心,心即是物,就如同王陽明所說的“心即理也!”
而莊子一開始便是站在心物的共同之上,去開發出了當時的正統修真之道和修道文明之外的第三種路線,也是如今的心靈能力路線的前奏,或者說是最早的啟迪。
尤其是以此刻的心靈時代來反向去看莊子的話,很多人都會發現,莊子距離開啟真正的心靈時代只差一步!
而這一步,卻是莊子可能永遠都做不到的——因為,莊子追尋的是自己一個人去明悟天地萬物,明悟一切。
因為早在莊子早早的察覺到人的心靈之間的差距之大,是后天絕對無法彌補的之后,他便放棄了去教導世人,而是選擇獨自去追尋真理……
于是乎,才有了莊子以心物同位為核心,以逍遙為總綱,展現出來的一種包容萬物的心靈能力,是一種最終以自身心靈去明悟四萬八千率的大道所在……
也因此,莊子的心靈能力,有著逍遙意之下的鯤鵬,也有著時空間分界的夢蝶,甚至,夢蝶本身還涉及了因果率等等其他的率……
莊子并不是以能力去提取能力的屬性率,而后去發展屬性率的正常道路,而是以能力去包容四萬八千率的另一種道路……
總之,莊子很牛逼!
那么,當前這個時代,幾乎完美繼承了莊子的一切的李長風……在繼承莊子的一切的同時,卻并不去走莊子的那種以逍遙為總綱去容納四萬八千率的道路,而是反過來走能力提取率,先成一率,而后再匯聚四萬八千率的道路……又會是怎樣的展現呢?
這就是胡浮沉最大的好奇與期待!
當即,
李長風笑了笑,便直接閉上了眼睛,剎那間,李長風便直接呼呼大睡了起來……
蘭德里德微微一頓:“這是……什么情況??”
胡浮沉也是莫名其妙,有些無法理解,只是,他心底微微有著一個猜測——莫非……是神游之術?神游太虛?
而也就在蘭德里德和胡浮沉同時疑惑起來的時候,他們倆人居然也在同時感受到了一種無與倫比的困意。
兩人都是微微一驚。
別說是如今他們倆人都成就了圣人境界的巔峰了,幾乎只差一個契機就能步入第三境神人境界。就算僅僅只是第一境的賢人境界,也絕無可能還會出現如初劇烈的困意的。
也就在同時,
幾道光華閃爍著,出現在了昆侖天地之梯所在。
這幾道光華落定之后,便就是秦歌和姜雯以及白崖、蘭傲、金途和玄鏡四尊鳳凰的分神。
當即,玄鏡微微一頓,而后滿是贊賞的道:“他果然完全繼承了莊周的能力,居然能入太虛之游,看來,這次絕對能找到并進入鴻鈞道場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