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兒,你父親叫楊康,你祖父叫楊鐵心。”唐漢看著楊過,道:“你楊家是抗金名將楊再興的子孫,可謂是義士之后。”
楊過聞聽自己祖宗是抗金名將楊再興,頓時神色一震,頗為自豪。楊過從小在嘉興長大,自然聽過楊再興的故事,那可是岳元帥麾下大軍,戰功赫赫。
“當年你祖父楊鐵心與郭靖的父親郭嘯天結為異性兄弟,居于臨安外的牛家村。后來金人貴族勾結宋兵,揭露楊鐵心與郭嘯天襲殺金使,宋兵前來抓拿楊鐵心和郭嘯天兩家人。。。。。。”唐漢將當年的牛家村慘案說了一番,又說起丘處機與江南七怪定下十八年之約,江南七怪離開家鄉,遠赴大漠尋到郭嘯天后人,而丘處機流浪江湖歷盡千辛終于找到楊康。
楊過沒有想到自己的父親楊康竟然是這般身世,聽到楊康不愿認楊鐵心為父,與母親穆念慈流浪江湖,最后在蒙古攻金時,為了救完顏洪烈而被萬箭穿心而亡,楊過的眼睛留下了眼淚,哭了起來。
難怪,難怪他們都不告訴他楊康的事,難怪郭伯伯會說父親的死是自作自受。。。。。。身為抗金名將之后,卻認了金人王爺為父,這不是認賊作父么。
唐漢見楊過嚎嚎大哭,也沒有去安慰楊過,讓楊過哭了個痛快,半響之后,唐漢才道:“其實此事也怪不得你父親,畢竟你奶奶和邱師兄以為楊鐵心死在牛家村,所以一直沒有告訴你父親身世,那完顏洪烈從小就極為寵愛你父親,視如己出,還立他為趙王世子。你父親將完顏洪烈視為父親,又豈會有錯!”
楊過心中傷心,他本以為自己的父親是個大俠,是江湖豪杰,結果卻截然相反,可是又聽到唐漢的話,也覺得楊康沒有做錯,他從小孤苦伶仃,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所以就想到若是換成自己,他也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你父親雖然不曾認楊鐵心為父,但是他行走江湖,卻也未曾作惡,相反他做了不少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事,江南七怪看不慣你父親,不過是以自己標準去衡量他罷了,換了江南七怪自己有那般經歷,又能好到哪里去?”唐漢很平淡地說道。
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往往以自己的標準要求他人,自己卻渾然不知。眾生生來平等,又有何資格要求他人按照自己意志行事呢。
“師父,我父親的尸體安葬在哪?”楊過流著淚問道。
唐漢道:“你父親身死后,你郭伯伯將他和完顏洪烈的尸體安葬在潼關外一座破廟,你若是有去潼關,倒是可以去祭拜一二。”
楊過聞言,心中不免升起感激,郭靖對他的好他自然感受得出來,沒想到自己父親死后,郭靖不計前嫌,竟是親手安葬他,這份恩情實在太大了。
“你作為楊再興將軍后人,這楊家槍法卻是不可不寫,明日我教你楊家槍法。”唐漢道。
楊過聞言,連忙磕頭拜謝。
隔日,天剛剛發亮,楊過就跟著唐漢來到后山,學習起楊家槍法。
這楊家槍法非江湖功夫,而是戰場槍法,非同小可。當年楊再興憑一桿鐵槍,率領三百宋兵在小商橋大戰金兵四萬,奮力殺死敵兵二千余名,刺殺萬戶長撒八孛堇、千戶長、百戶長一百余人,其時金兵箭來如畫,他身上每中一只敵箭,隨手折斷箭干再戰,最后馬陷泥中,這才力戰殉國。金兵焚燒他的尸身,竟燒出鐵箭頭二升有余。這一仗殺得金兵又敬又怕,楊家槍法威震中原。
“過兒,這楊家槍法共有七十二路槍法,乃是戰場殺招,要想真正練成楊家槍法,非得在戰場廝殺不可。”唐漢用了十天時間將七十二路楊家槍法交給楊過,對著楊過說道。
楊家槍法屬于戰場功夫,不是單純靠練就能體悟槍法中的精髓,便是唐漢,因為沒有在戰場練槍,也不敢說悟得槍法中的精髓奧妙。
楊過得傳楊家槍法,在楊家槍法上投入的精力許多,每日勤練槍法,又有小龍女與他對招,不過半年左右就已然完全掌握了楊家槍法,欠缺的不過是火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