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選帝后,李世民回歸長安,再次被任命為統帥,率軍十萬平定西秦,僅僅一個月功夫,李世民就滅亡了西秦,薛舉戰死,薛仁杲被俘虜,李世民威望在軍中大增。
李世民剛剛班師回朝,又被李淵任命為大將軍,統帥八萬唐軍東征洛陽,一旦打敗王世充,那么大唐將可以驅兵直入,盡占黃河以北。
唐軍勢大,北面又有幽州軍相呼應,河南五十多郡縣紛紛投降,很快李世民一路推進,來到洛陽城外。
而王世充齊聚二十萬大軍在洛陽,卻反而被李世民的八萬大軍給包圍了,真是莫大的諷刺。
不過洛陽城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城,當年楊廣重建洛陽城后,高大的城墻使得洛陽城也沒有那么好打。
將近十萬唐軍將洛陽圍的水泄不通,但是王世充對于防守十分有經驗,連反攻打,卻無法登上城墻半步。
十幾日后,唐軍眾多大將看到洛陽城堅,難以攻克。士氣逐漸的下降,有了退兵的意思,反正這次東征洛陽大獲全勝,回到長安修整一下再次出征也沒有什么大礙。
不過李世民這次堅持己見,表示洛陽不破絕不回軍。
而就在士氣低迷時,慈航靜齋卻送給李世民一份禮物,師妃暄竟是孤身前往虎牢關,說服了虎牢關守將前來投誠,虎牢關因此易手,使得洛陽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徹底被圍了起來。
李世民大喜,唐軍的眾多大將也振奮精神,如果說虎牢關對于洛陽的重要性,就如潼關對于長安一樣,唐軍奪取虎牢關,就可以徹底斷絕王世充后路,王世充要么選擇投降,要么選擇戰死,再無他路。
大意之下,李世民率領三千玄武鐵騎查看地形,被王世充抓住機會,十萬大軍出洛陽,殺得李世民狼狽退逃,幸好有少林寺派出的十八棍僧守護,硬生生地殺出一條血路,要不然李世民非得交待在洛陽不可。
李世民回到軍營,屈突通臉上隱藏著憂慮,勸道:“秦王,我軍久攻洛陽不下,兵鋒已疲,洛陽難以速破,不如我軍退守新安,等待時機?”
李世民道:“王世充只剩孤城一座,前些天率領大軍出戰,被我軍挫敗銳氣,已經沒有出城野戰的勇氣,只要大軍圍城他就絕對不會貿然出動!只有破了洛陽城,我軍才可掃滅荊湖。”
如今宋閥盡占長江以南疆土,虎視眈眈,若是李閥不加快速度,說不定就得落后宋閥。
可是其他幾位將領依舊反對,李世民神色堅定,厲聲說道:“本王已經做出決定,諸位不要再勸了,尉遲恭聽令,再有人勸退兵,動搖我軍心,殺無赦!”
李世民又想到今日二千余玄武鐵騎戰死,心中一動,就有了主意。
半個月后,李世民設計,王世充小覷李世民,以為李世民本事不過如此,率軍十萬出城與李世民對陣,結果中伏,被斷了后路,在唐軍一陣沖殺下潰不成軍,王世充討回洛陽時,卻發現洛陽早已變幻了旗幟,被唐軍所占有。
卻是李世民令洛陽的靜念禪院的武僧趁著王世充離開洛陽,打開城門,攻占了洛陽。
李世民見士兵疲倦不堪,只好暫停用兵,率軍班師回朝,受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也因為立下了大功,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在李閥中可以說是可以與太子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