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了曹文炎之后,林風就配合林國祥帶來的技術人員做各種調試。
時間一晃,一個月就快過去了。
機甲大學,也迎來了招生的日子。
............
六月二十二日,蜀都,一中。
高考已經過去,今天開始,已經能夠在網上查到高考分數。
明天,六月二十三日,所有學生都將返校,填報志愿。
而此時校長辦公室,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領導,什么風把你給吹過來了!”高校長高紹軍很熱情的接待這位特殊的客人。
他是市里面教育部門的二號領導,李永亮。
李永亮沒有急著搭話,架著公文包在椅子上坐下,又示意高校長坐對面,這才說明來意。
“我這次來,是想給你說說學生報考的事情。”
高紹軍一開始還戰戰兢兢,但聽到這個問題,于是爽朗笑道:“領導放心,我們一中的教學質量你是知道的,而且我也剛剛查了分數。”
“今年高考,超過700分的一共四人,六百分的一共523人,五百分以上的沒去統計,不過對比去年的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今年我們一中至少有三四百人上重本。”
“現在只等分數線確定下來,就能知道明確的的人數,而且今天的考題比較難,分數線應該比去年更低。”
“去年我們一中有八人上清木大學,相信今年更多....”
高紹軍越說越興奮,差點沒能止住,李永亮不得不直接打斷了他。
“一中的教學質量我是相信的,我也相信在你的領導下,升學率更上一層樓....”
聽到領導的肯定,高紹軍表面上謙虛,可心里卻樂開了花。
“那升職的事情?”
李永亮擺擺手,“想升職,得看政績。”
高紹軍訕訕一笑,這個他當然知道。
“我也就問問,去年二中五人考上清木大學,二中校長不就升職了嗎?一中去年雖然十人考進清木大學,但我那時剛剛接任校長,所以沒往這方面考慮。”
“一中今年考中清木大學的人數肯定能超過去年,如果真是這樣,那領導你看看,我的位子也是不是可以挪一挪了?”
李永亮不假辭色,“那是去年,今年的情況不一樣,今年不再以考入清木大學的人數衡量政績。”
高紹軍聽到這話傻眼了,過去幾十年,中學都是以升學率和考中清木大學人數衡量教學職工政績的標準。
更準確的說,升學率的標準還相對次要,教職工想要政績,考中青木大學越多政績才越大。
畢竟清木大學作為華夏一等學府,考進去非常難,這個才是硬性指標。
至于升學率,考進挖掘機技校算不算升學率,這里面水分太大了。
可這個已經使用了幾十年的規則,今年怎么就突然變了?
難道還要以考入國外大學的人數為標準不成?
高紹軍正自疑惑,這時李永亮卻從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遞給他。
“你看看這個。”
拿起文件掃了一眼,高紹軍有點懵。
“江城機甲大學招生簡章?這是什么大學?我怎么從來沒聽過?”
“今年才建設的大學,你沒聽過也很正常,但是今年的政績考核,就是以考入這所大學人數為標準。升學率,清木大學考進人數,通通都不行。”
聽到這話,高紹軍徹底傻眼了。
這簡直顛覆了高紹軍幾十年的社會觀。
江城機甲大學,到底是個什么鬼?
可惜李永亮沒有多說,推脫還要去其他學校,很快就走了。
李永亮前腳剛走,高紹軍立刻給教務主任打電話:
“立刻召集所有高三班主任開會,今天下午突擊學習江城機甲大學的有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