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稍稍一想,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含義。
江城大戰和洛山磯之戰中,很多建筑都在戰斗中被破壞,而這些被破壞的建筑中,有三分之一是被機甲破壞的。
和怪獸打斗造成的破壞尚且不說,單單機甲行走時,對建筑的破壞就不少。
部分窄小的馬路比不上機甲肩寬,導致機甲路過時,兩邊的高層建筑也被機甲的身體蹭壞掉。
針對這種情況,所以才有專家想要設計長腿機甲。
可是,這種設計有什么意義?
“唉!”不等林風疑惑,蔡天童卻有了他的解釋,“環太平洋防衛組織總部削減機甲款項,洛山磯大戰的慘敗,讓很多機甲專家失去了信心。”
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林風皺了皺眉頭,好像確實如此。
隨著機甲行業再次迎來寒冬,那些專家們破罐子破摔很正常。
而且這次不單單是機甲寒冬那么簡單,洛山磯之戰,雖然最后人類依然戰勝了怪獸,但是六臺機甲的傷亡,卻極大的打擊了民眾包括這些專家的信心。
第四代機甲碰上第四量級怪獸已經表現出絕對的弱勢,那么即便是設計出第五代機甲,還能扛住將來第五量級怪獸的入侵嗎?
不止民眾對機甲的未來不自信,這些專家們,對于機甲的未來同樣不自信。
民眾的不自信,或許還可以通過媒體來引導,但是那些專家們,不可能聽兩句電視新聞的忽悠就能重拾信心。
可以說,洛山磯之戰,不但讓機甲事業迎來低估,也將這些機甲專家的信心打入低估。
然而,這種形式卻是林風不想看到的。
機甲行業或有寒冬,但如果總有那么部分人對機甲充滿信心,那機甲行業終究會迎來春天,如果信心都沒了,那么機甲行業就可能徹底泯滅于歷史了。
這種信心的缺失,不單單是江城大戰和洛山磯大戰造成的巨大損失引起的,而是最近幾年機甲和怪獸大戰中表現出劣勢的結果。
而江城大戰和洛山磯之戰,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兩根稻草。
骷髏島的新礦石曝光,某種意義上能夠讓少數人重拾信心,但是想要這些人完全收拾起信心,必須是在戰場上。
鑒于此,林風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么。
比如連續帶來幾次重大的勝利。
一挑二,一挑三,碾壓怪獸?
這些戰果或許困難,但對于林風來說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到。
但做到這些之前,不能再有機甲陣亡了。
如果所有的機甲陣亡,只剩下林風的機甲。
林風固然可以是天之驕子,但機甲行業也將徹底沒落。
林風是人不是神,單單他一個人不可能帶動整個機甲行業,不可能讓整個機甲行業只為他一個人制造機甲。
必須要有更多的優秀駕駛員,更輝煌的戰績,才能帶動機甲行業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