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要煎藥,中年人不敢耽誤,立刻出了道觀,去找砂鍋和爐子。
片刻后,中年人就帶著兩個家丁回來,手里抱著一個爐子和砂鍋,原本今天做法事,家丁是跟著打雜,但被嚇到了,眾人一團亂,大家都跑散了。
中年人剛才出去,正好遇到這兩家丁,告知了沒有中邪,道觀也沒有妖怪,而這道觀的主人家回來了,還是太虛山的仙人,家丁這才大起膽子進來幫忙。
張閑開始煎藥,這藥也挺簡單,就是把血藤切片熬水。
他一邊煎藥,一邊跟這家人閑聊著,打聽著鎮上的情況。
這白家鎮,大半的村人都姓白,故曰白家鎮,這中年人名叫白盛,做些雜貨買賣,賺了錢,買了地,有良田幾百畝,是鎮上的大富戶,還捐了員外郎,人稱盛員外。
一般這些富戶地主,繳納的稅賦多,平時鋪路建橋什么的,也會多捐錢,朝廷就會封一個員外郎的頭銜。
所謂員外郎,意思是正品官員之外的官員,這是社會地位的象征,當然也享受一些朝廷的特權,所以富戶們都會捐一個員外郎。
張閑也不忘套話,詢問這道觀的情況,說是師父升天了,讓他自己來這里修行,卻并未告訴他這里的情況。
然而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原來道觀是私產,包括這道觀所在的這整片山頭,全是被先前那位道長買下的,雖然他沒有地契,但這是道觀的土地,跟鬼神一類沾邊,也沒人來強占或質問。
不過他也發現了一些重要信息,提到原先那位道長,在場幾人都沒什么印象,雖然記得有這么一個人,但具體如何,卻記不清了,甚至連是男是女都很模糊。
張閑明白這什么原因,這是至虛至無的一種境界,他的神仙師尊也是這樣,普通人見了,根本記不住,就像路邊的一塊石頭,路人從石頭旁邊經過,潛意識就不會注意石頭的模樣,走過之后就忘了。
由此可推,先前住在這里的道人,肯定是一位抱丹入道的先天境,或許就是太虛山的上清仙人。
煎好了藥,喂小孩服下,這是上了年齡老血藤,靈氣充足,藥力療效極高,小孩喝下后,很快就起效了。
他又施了安魂法術,小孩陷入深度睡眠,好生休息。
治病完了,他切了一些血藤片,讓盛員外帶回去,自己煎藥再服兩天,若是有什么癥狀,立刻來道觀找他。
送走了盛員外,道觀里就他一個,也安靜了下來,他開始仔細查看道觀。
道觀的木樓很簡單,只有一層樓,木地板隔絕了地面的濕氣,屋里很干燥舒適。
不過木樓里的房間卻只有這一間,沒有臥室,也沒有灶屋什么的,這房間里也很簡單,沒有供奉神仙,也沒有別的物品,只有中間一個木屏風,把房間分隔成了前堂和后堂。
前堂開門對著山下的小鎮,后堂開門是后院,后院有一口水井,水很清澈,旁邊是一塊花圃,栽種了很多花花草草,很久沒人整理,已經長滿了很多雜草,
不過后院里的一顆大樹上,他還有另有發現,樹上搭了一個遮雨的草棚,一窩蜜蜂沿著樹桿聚集,也不知這蜜蜂是什么品種,蜂巢就直接生在樹干上,一層一層的重疊,全是沁黃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