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正龍看著旁邊的兩個小丫鬟,都是十五、六歲大小。
蘭兒圓臉俏麗,性格活潑;梅兒身材修長,卻是個鵝蛋臉,小小年紀,做事很是周全沉穩。
兩個丫鬟已經服侍林照兩年多,都是在林府嬤嬤們充分調教后才調撥過來,年紀雖小,做事倒是勤快機靈。
加上之前的書童靈棋,共同照顧林照讀書和生活起居。
之前的林照雖然年紀幼小,但天賦異稟,靈智非凡,又讀書入昧,一舉一動皆有章法,兩個丫鬟和書童對于小少爺很是敬畏。
趙正龍朝著兩個丫鬟擺擺手,示意自處不用服侍,蘭兒和梅兒乖乖退下。
慢慢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幾番下來,趙正龍慢慢平復思緒,頭腦逐漸清明。
這是趙正龍前世的習慣,每逢大事、急事需要靜心時,通過吐納呼吸,能快速平復心情,保證頭腦快速恢復清明。
趙正龍雙拳緊握,指甲深深陷入手心,直坐于圓凳,脊挺如槍,雙目直視花圃,雙目幽深。
前世的記憶不由涌上心頭,幼小的孩子,共擔人生風雨的老婆,慢慢老去的父母,一直愛護自己的大哥和姐姐。
一陣劇烈的痛苦不由自主涌上心頭,這股痛苦來自靈魂深處。
身為人子,無法盡孝;身為人夫,無法盡心;身為人父,無法盡教。
這種痛苦讓人無法呼吸,無法反抗,無法解脫。
這一世林照的記憶如同高清連續劇,劇情豐滿,人物清新,情節多彩。
可對趙正龍而言,連續劇就是連續劇,不會因為穿越成為另外一個人,而陡然讓內心接受這一切,多么希望這是一個電影,一個連續劇,一場夢!夢醒時分能再次回到生活的原點,看到可愛的孩子,看到親切的家人。
可這不是一場夢,這是現實,現實的殘酷,在于不管你是否愿意在情感上接受,現實就是現實,不接受也得接受。如同道德經所云: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一個雖然已經四十歲,飽經世事的靈魂都難以承受的痛苦,沒法言語,沒法訴說,沒法大聲吶喊。
只能壓抑在心底!
趙正龍緩緩低頭,垂下雙目,讓自己不由自主流下的淚水隨著秋風而去。
無論如何,本能的反應,讓他不愿意被人看到自己的痛苦。
寒蟬凄切,秋風漸起。
院中左側有個高大的銀杏樹,片片黃葉隨著秋風緩緩飄下,落地無聲。
趙正龍的眼神透過逐漸稀疏的銀杏樹枝,看向湛藍的天空,天空深邃無盡。
雖然林照的魂魄已煙消云散,半點不留,但既然占了人家身軀,就要承擔其中因果。
一切都無法回到過去了,趙正龍這個名字也會深深埋葬在心靈深處。
不管多么痛苦,不管多么難以接受,新的世界開啟了,新的人生開啟了,再不會有趙正龍,只有一個林照。
正是: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