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覺得地中海老頭,不對,現在是我方某人的師弟!會覺得我方某人的師弟有些小題大做。
對于師兄這個稱呼,方白原本想要推脫的,他只想當個師弟,成為師兄大腿上的掛件……
但是老先生無論如何都不愿意,只肯以師弟自居,所以,無奈之下,方白只能接受師兄這個身份。
可能你們會覺得我方某人的師弟有些小題大做,不就是學個數學嘛,用得著拜師?
那只能說,你們太孤陋寡聞了。
也不明白知識的重要性。
簡單的說,就是你們書讀的太多了,不明白書、知識這種東西,對于那些沒有讀多少書,甚至只能靠自己摸索的人,有多么的重要。
就好像有這么一個小故事。
在阿基米德晚年的時候,羅馬士兵闖入了他的住宅,看見一個老頭在地上埋頭作幾何圖形,士兵將圖踩壞,阿基米德怒斥士兵:“不要踩壞我的圓!”
士兵拔出短劍,想要殺死這位偉大的學者。
面對死亡,阿基米德安靜的說:“讓我把這道還沒有解答完的題目做完,免得給世界留下一道尚未完成的難題!”
這也反應出了,知識對于一個學者的重要性,而且……數學是這個世界上最為讓人沉迷的東西,你懂得越多,越會覺得自己無知。
很多人都會覺得知識并不重要,為什么?
因為現在在網上隨便幾百塊錢就可以買到任何一本自己想要的知識書籍。
所以并不會覺得知識會有多么的珍貴。
但事實上,這個世界最珍貴的,便是前人流傳下來的知識。
你們覺得到底是從零到一簡單,還是從一到一百簡單?
這很多人就會說了,當然是從零到一簡單了。
事實上,是從一到一百要簡單的多!
為什么?
因為從零到一,是質的變化,而一到一百是量的變化。
舉個例子,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紀中期,也就是將近持續了一百年,而第一次工業革命持續的時間這么長,有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因于日不落帝國當時封鎖了技術。
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卻發生在了幾十年之后的世紀末,人們進入了電氣時代,并且這一次革命也號稱信息革命。
知道這是什么概念嗎?
就是在清王朝還沒有滅亡的時候,西方國家已經出現了現代化的設備,比如說火車已經開始鋪設,西方進入了極速發展的時代。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人們開始了第三次工業革命。
而第三次工業革命,讓所有的統治王朝全部落幕,進入了和平發展的時代。
第四次工業革命則是標志著智能時代的到來。
你會發現,知識在這里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從西方知識的統一,然后完成了工業革命,再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短短的兩百多年的時間,整個人類社會完成了幾千年都未能完成的工業進化。
永遠不要覺得你的知識來的很容易。
這些知識的背后,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人的心血,多少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