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登基儀式完畢,按照禮儀遵奉太后華陽夫人為太皇太后入住華陽宮,王后趙姬奉為太后入住甘泉宮。
嬴政則帶朝臣前往章臺宮朝天殿,舉行新王登基的第一次朝會,若按前人章程便是減免百姓賦稅,大赦天下囚徒,是為普天同慶。
章臺宮乃是秦國君王處理政務和同群臣舉行朝議的地方,秦國的許多大事政令皆是在這里議論決定從而昭告天下。
從王宮大門進入,抬頭望去,便能看到雄偉壯觀,氣勢磅礴而又富麗堂皇的章臺宮。
章臺宮!朝天殿!
嬴政端坐于上方王位之上,面前擺有放竹簡奏疏的案幾。
下方各大臣位列兩側盤坐于蒲團之上,靜靜地等待著新任國君的第一道昭令。
太倉令等人心中卻是有些忐忑,最怕嬴政大減賦稅,雖然減免稅收能安定民心,獲取聲望,向秦國百姓表明自己是愛民之君。但嬴政年少繼位,威望尚不能統御群臣,能力未能得到大臣認可。而且秦國早已是其余六國之死敵,若六國來攻,無糧食之軍如何能勝。
蒙驁,蔡擇等人也是心中糾結,嬴政若是真的大減賦稅,為了秦國安危他們不能不勸諫。但,這又是新王登基的第一條昭令,若被群臣諫回,置君王威儀何地,置秦國法度何地。
正當他們糾結難安時,嬴政幼嫩而又威嚴的聲音響徹大殿:“本王年少登基,能力心志不足,自知國家大事非同兒戲,孤恐不能決之。故,孤欲設內閣。內閣設首輔一位,由商鞅任首輔一職,副首輔兩位,由張儀和綱成君蔡擇任副首輔,內閣閣老九位,范雎入內閣為九閣老之一,其余八位閣老暫定。從今起丞相府一切事宜均全部移交內閣,由內閣處理。內閣之事只對孤負責,其余之人無權過問。”
嬴政此話一出,滿朝皆驚。設內閣待替丞相府,雖然只是丞相府的權利由丞相府轉交到內閣,但明眼人都知道,丞相府名存實亡了。
丞相府統領百官,輔佐秦王治理國政,無所不統。
“無所不統”四字就可以看出其權利之大,僅次于國君。若是君弱年少,丞相本人才是一個國家的真正統治者。這也是為什么呂不韋會入獄,他的權利大到他不得不死。
上將軍蒙驁注視著王位上的嬴政,再一次證實了他的猜想呂不韋之事不是偶然。
蔡擇暗道:“新王才如此年紀,其心機手段何人能比。”
坐于蔡擇身旁的商鞅在心里暗贊,嬴政親政,年齡年幼便是他的最大劣勢,轉眼間成了他最大的優勢。真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啊。
幾個呼吸后有官吏站起來行禮道:“稟:王上設內閣,此舉尚無先例,恐有違法度。”
嬴政知道自己設內閣一事肯定會有人阻攔,不過這是他設內閣的最好機會,朝中臣子認為他年幼無知,能力不足處理朝中大事,那他就讓那些能臣來處理總行了吧。
看著跳出來的大臣,嬴政淡淡道:“哦,有違法度,那不知孝公支持商君變法是否有違法度。還是汝認為商君等四位閣老不足以處理國家之事。”
聽聞此話,出列的大臣一驚。孝公支持商鞅變法事實證明變法之后秦國愈來愈強,至于孝公是否有違法度豈容他一官吏妄言。
商君才能有目共睹,范雎和張儀都曾任秦國丞相,為秦國的發展出謀劃策,做出巨大貢獻。
官吏被嚇得滿頭冒汗,身體都有點不自覺的抖動,他回答也不是,不會答那更是無視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