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后侍來報說諸葛亮求見,諸葛亮這三天來在咸陽臣了解大秦,同意是在了解嬴政,現在他是
“亮。見過王上。”諸葛亮行禮道。
聽到諸葛亮的稱呼嬴政心里一喜,不過臉上還是不動聲色的回道:“孔明先生有禮了,不知先生此番前來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孤幫住的?
諸葛亮恭謹道:“敢問王上以何治國?”
嬴政一聽暗道來了,他今天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諸葛亮恐怕不會留在自己身邊。嬴政想都沒想便道:“一個字‘民’,不管三皇五帝的賢明圣德,還是周朝文武二王的文治與武治,又或者儒家的‘禮治·德治·人治’,以及法家的依法治國。說根究底都是為了的保持國家穩定,維護君王的統治,而這一切都在于民。當百姓吃飽穿暖,得到公平的待遇,又有幾人會去做違法犯紀的事。先生認為呢?”
“臣,諸葛亮參見王上,王上萬年。”諸葛亮三拜九叩之禮,君臣名分從此定下。
嬴政扶起諸葛亮道:“孤今日得到孔明先生猶如文王的姜太公也。”
諸葛亮聽到嬴政拿姜太公與自己相比心里還是有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不過還是謙虛地說道:“王上過獎了,王上比文王有過之而無不及,臣卻是比不得太公之能。”
“先生過譽了,孤想要請諸葛先生入軍機閣擔任軍機顧問,無職無品,孤對先生另有安排,但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唯有委屈先生了。”
嬴政本想建立一府名為天策府,天策府設府主一職,統轄一切謀士。天策府便是秦國的軍政顧問,以及出謀劃策等,天策府都可參與,天策府謀士入軍就是軍師一樣的存在,在各郡縣便是政治顧問。
時機未到。
嬴政帶著諸葛亮前往章臺宮右翼大殿軍機閣,介紹給魏冉等人,讓諸葛亮先在軍機閣有一席之地。雖不能擔任一官半職,在軍機閣出任客卿還是可以的。只是沒有決定權罷了,出謀劃策仍沒有問題,同樣有功勞。在嬴政看來諸葛亮目前最重要的是在朝臣面前表現自己的才能,得到認可,將來嬴政任命其為天策府府主。朝中大臣才沒有話說,二來也可以和軍機閣中的人打好關系。
來到軍機閣,魏冉幾人對嬴政見過禮,見到身后的諸葛亮好奇不已,在嬴政面前沒人敢放肆的詢問。還是嬴政開口道:“孤身后這位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乃是一位大才。今諸葛卿家就在軍機閣任客卿,諸葛卿家的才能不在諸位臣公之下,幾位卿家可要好好交流一番。”
聽聞嬴政這一番話魏冉就有些不相信,嬴政讓他們幾人交流交流,就想試試諸葛亮有沒有嬴政說的那么厲害,率先站出來說道:“假設先生被困于一座孤城,一無援軍,城中又無糧,汝會怎么做?”
其實魏冉對諸葛亮還是有些不屑的,因為其余六國中更本就沒有聽說過這個人。秦國就更不可能了,秦國要是有軍事才能不下于自己之人,他肯定會知道。軍事才能不是說說就算的,必須要有豐富的領兵打仗經驗,出人的韜略,還要有一些不錯的戰績,這樣的人才有資格說其軍事能力不下于他等。
不然,又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諸葛亮仍然是那副處變不驚的神態,自信的羽扇搖了搖,道:“既無援軍,又無軍糧,若敵方是仁義之軍,我愿意我的項上人頭換滿城將士和百姓的安危。若是敵軍只知殺戮毀滅,我軍將以百姓開道,將士為墻,護衛城中孩童殺出一條血路。雖死,不悔也。”
魏冉、蒙驁等人聽到諸葛亮的回答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第二個選擇雖然聽起來有些殘忍,卻是最正確的選擇,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就是這個道理。
魏冉看向諸葛亮的目光柔和了一些,諸葛亮的回答讓他明白諸葛亮是帶過兵打過仗的,只是還是有些疑惑為何不曾聽過諸葛亮之名。
隨后兩人就開始討論起來行軍布陣,戰術運用等等,蒙驁和樗里疾兩人也加入了進來,幾人越聊越興奮,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至于嬴政,早就被他們扔一邊去了。
“報……”一道突兀的聲音在軍機閣殿外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