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全身一振,飽含深意的望了嬴政一眼,便低頭思索起來。
旁邊的李斯有些動容,想說什么,見自家老師低頭思索,也不敢放肆,便再一次坐好。
無論是儒家其余兩圣還是荀子,都希望將儒家思想文化發揚光大,不然孔子和孟子當初也不會周游列國,希望各國君王重用自己,推崇自己的思想,以仁,禮治國。
結果顯而易見,孔圣和孟圣宣傳的思想都沒有被各國國君接受,采納。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儒家思想強調的是仁,義,禮。
總之一句話,儒家思想不能滿足各國君王的需要。
思索片刻,荀子禮道:“望公子見諒,老朽還需些時日思量。”
嬴政回道:“是學生唐突,夫子盡管思量,到時傳信于學生便可。”
“還請夫子謹記:秦國要的是能‘主政一方’之才,不是滿口‘之乎者也’之輩!”
“學生不再打擾夫子,先行告退,改日再來拜見賢者。”
三人相繼起身,荀子禮道:“公子慢行。”
李斯送到嬴政道車駕處,嬴政轉身道:“多謝先生相送,先生的功勞制政也看過,先生真乃治國大才,可惜時機不對,先生等些時日可好?”
李斯雖內心驚喜,卻面不露,禮道:“能為公子分憂是李斯福氣,縱使等上個十年八年,斯也心甘情愿。”
嬴政又和李斯在某些方面討論一二,果然,不虧是歷史名相,一些見解,商鞅等人都有所不如!
嬴政告辭上了車駕,李斯送別禮道:“公子慢走!”
李斯見嬴政的車駕遠去,回到后面的木屋,見自家老師還站在門口,急忙大步前去,恭敬一禮道:“老師。”
荀子問道:“走了?”
“是”
“你怎么看這位小秦王?”
“弟子慚愧,看不透這位秦王,感覺其深不可測。”
“聽說整個秦國朝堂,莫敢有其不服者。別說你看不透,就連我也如同霧里看花,朦朦朧朧!”荀子道。
李斯問道:“老師為何不答應擔任學宮宮主之位?”
荀子嘆息道:“那有這樣簡單,這位秦王的心太大,老夫怕自己助紂為虐啊。”
“你先下去吧,老夫還要好好想想!”
“學生告退!”
“咕嚕咕嚕”的車輪聲在小巷中響起,嬴政端坐于馬車之中,鄭和駕駛著馬車。鄭和自從離開荀子住地,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三保,是不是想問孤和夫子所講的夢是真是假?”嬴政的聲音從車駕里傳來。
鄭和回道:“王上所言應是真實,不是所謂的夢。三保所處的世界和王上的世界是兩個世界,王上的世界和三保所知道的世界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