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魏王氣急大聲吼道。
風長君道:“魏王莫急,兩千萬糧食一粒不能少,我王仁義魏國的五座城池可以用錢財、鐵礦等物來代替。”
魏王剛想拒絕,老丞相開口道:
“我魏國同意了。”
風長君望了望老丞相,禮道:“還是老相國明事理,我秦國不僅遣回魏國民扶,還同意魏國將士回國。”
聽了風長君的話,魏王還是克制住自己,認了下來。
風長君離去,魏王再也壓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將案幾上的竹簡掃落下來,嘩啦做響。
風長君出了大殿,發覺自己后背濕透,心有余悸的回頭一望,然后又是自豪一笑,不是誰都敢在魏國朝堂如此肆無忌憚。
出使齊國使者公孫明是最蒙圈的,他提出秦國最開始的要求,齊王竟然平靜無比的同意,后提出說‘請’管仲去秦國做客,齊王說他要考慮一二。
第二天召見他,不僅同意管仲去秦國還附送了幫助齊國復國的田單,那可是田單啊,救齊國于危難,以“火牛陣”破燕軍和收復七十城的田單。
讓他都感覺是在做夢,不過他也沒有拒絕,他知道出使齊國的真正目的。興奮,懷疑過后就是一陣悲哀,為管仲和田單感到悲哀,他又很慶幸自己是在秦國為官,秦國用法治國,尤其是將來還要施行功勞制,想到了這些,他不禁對未來滿懷憧憬。
秦國使者還沒有到達趙國,趙國邯鄲城就流傳出趙國李牧已經暗中投靠秦國,將燕趙十萬大軍的行軍路線透露給秦國,才會中了秦國的埋伏,全部戰死。
此瑤言一出,趙國嘩然,就連趙王對李牧都產生了懷疑,燕趙十萬大軍的行軍路線,知道的人不多,就連六十萬大軍的將領們也只有幾人知道。
趙國的五萬騎兵由李牧訓練,所以騎兵調動以及和燕國的五萬騎兵在草原會盟,李牧都是知道的,所以趙王不得不懷疑李牧。
當然趙國也有人不相信,認為這是秦國的離間計,可他們也沒有證據證明不是李牧所為。
這個消息傳播五天后,秦國使者到達趙國邯鄲城。
趙王沒有接見秦國使者,讓趙國丞相郭開接見,郭開不敢答應秦國的條件,趙王無奈,只有親自召見。
趙國對秦國恨之入骨,自然不會擺什么接見儀式,趙王直接在一偏殿中召見秦國使者馬明飛,道:“你秦國實在是欺人太甚,我趙國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馬明飛見趙王臉色蒼白,身體虛弱。一禮道:“二十坐城池,二千石糧食,還有李牧將軍。這是我秦國的底線,既然趙王不同意,外臣明日就返回咸陽稟報我王。”
趙王聽到李牧,又驚又怒道:“李牧果真投靠了你秦國。”
馬明飛道:“趙王既知,又何必多此一問,我王承諾,只要趙王讓李牧和其家人平安入秦,我秦國愿意少要五座城池。”
趙王氣得雙眼通紅,面色更白,狠狠道:“休想。”
“外臣告辭。”
“也不知道魏韓燕三國如何。”轉身之后嘀咕了一句。
趙王的怒火頓時被驚恐替代,叫道:“等等,秦國還派遣使者出使其余五國?”
馬明飛轉身禮道:“回趙王,我秦國共派遣六位使者出使六國,韓王要是同意我秦國的要求,韓國現在的十萬民扶應該在回韓國的路上了。”
趙王就像泄了氣的皮球,道:“秦國的條件寡人……答應了。”
燕國,燕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