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道:“韓國韓非意圖亂秦,其心可誅,但其言可贖,將其關入云陽國獄,日后定奪。”
“諾”
老廷尉出列道。
眾臣離去,只有諸葛亮和嬴政兩人,嬴政道:“先生看出來了?”
諸葛亮回道:“從他入秦用時一月,還如此反常,亮就有所懷疑,這幾日觀他的所做所為。亮已確定,他這是在求死。”
嬴政嘆氣道:“孤下令請其入秦,一則,秦必攻韓,不想其留在韓國,成為變數;二則,雖知道他有傲骨,不愿意居人之下,但想試試,不曾想孤如此禮賢下士,一再容忍,他的心中還是只有韓國,只愿為韓而謀,看來果真不能為孤所用。他若不上《強國策》,孤可讓其衣食無憂,怎料,他一心求死。”
諸葛亮也是嘆道:“看來他是見秦國滅六國之心堅定無比,韓國下場他已有所預料。萌發了求死之心,既然生不能為韓而謀,那就為韓而死。”
老廷尉出了王宮,返回廷尉府就下令以亂國罪將韓非抓入云陽牢獄,韓非被抓時,很平靜,仿佛早就料到會有這么一天。他從沒有想過自己所呈上的《強國策》不會被人看穿用意,他只是再為秦國找一個誅殺他的借口罷了。
韓非被關押到云陽牢獄的第三天,李斯就前來探望,一間干凈的牢房之中,兩人席地而坐。
李斯面色復雜道:“你這又是何必呢?你也看到了,王上愛才之心,用人之能,對你的放肆無禮,幾番包容。以你的能力,若是真心為秦,定能身居高位,施展抱負,何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韓非反而平靜無比,帶著些敬佩的語氣說道:“秦王胸懷,出乎師弟的意料。管仲,田單,李悝等都已是身居要職,其用人不疑之心,天下君王,無一人可比,非若是生在秦國,能有如此君上效忠,是多么的幸運。”
說到后面都有些向往,秦國強大不是沒有道理的,其不拘一格的任用人才,就不是天下六國可比。
又有些無奈道:“可非是韓人,還是韓國公子,身體里留著韓國王族的血,你說非如何能背棄自己之國,為他國效力。既然如此,那非生不能為韓而謀,那便為韓陪葬吧。”
“唉”
李斯一聲長嘆,無奈道:“你啊,為何如此固執于邦國之見,王上都不在意,你還放不開嗎?”
韓非反問道:“若你是非,你能眼睜睜的看著秦國滅了自己之國,無動于衷嗎?”
李斯不答,這個問題他沒有想過,或者說他真的沒有站在韓非的處境想過。
李斯走了,帶著沉重的心情,留下半壇美酒,那酒沒毒,凡人保證。
十天后,韓非的死訊在咸陽流傳,朝廷說法是絕食而亡,江湖上則有傳言韓非死在陰陽家之手。
當韓非的死訊傳到韓國時,韓王對韓非是破口大罵。唯有紅蓮公主,傷心欲絕,疼愛她的韓非哥哥死了,每日以淚洗面,一下子變得憔悴無比。
而有一個女人沒有流一滴眼淚,發誓要殺了嬴政為韓非報仇。
韓非之死對其好友衛莊觸動很大,其人也更加冷漠,無情。唯有掌控權勢才能在這亂世生存,成了他的信奉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