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王城,秦軍大營!
主將大帳中,王翦坐于主位,霍去病居右排第一個座位。
其余將領端坐兩排,左邊第一位坐著的將領是王翦曾經的副將蔣武,現在是殺神軍團第二軍將軍,起身道:“稟將軍,收到消息韓國南陽郡如今民心可用,正是我軍入主南陽郡的最好時機,末將愿率領兩萬大軍南下接收南陽郡。”
王翦想了想道:“南陽之事先不必理會,如今是要商議出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滅韓。”
霍去病起身道:“新鄭位于野王城東南方,中間還有黃河阻攔,若是直接跨過黃河攻打新鄭恐會被韓人發現,半渡而擊,我軍將會無反抗之力。去病的意見是以接收南陽郡的名義,從西南出發過了黃河便是洛邑,洛邑是我秦國城池,再從洛邑轉道伊闕,從伊闕東進滅韓。”
李澤看著地圖贊嘆道:“韓國可真會選地方做都城,新鄭北面是黃河,東面是山脈,南面是洧水。韓國曾經也是軍事大家,不會不知道洧水的重要性,必會在洧水布防,如此一來就相當于有兩道關卡防線了。”
這時王翦說道:“南陽郡就是在洧水東南,就算我等以接收南陽郡的名義,將大軍開到南陽,韓王就算不怕一萬也怕萬一,必然會在洧水布防的。我軍奇襲也毫無作用。”
霍去病道:“如此說來,接收南陽郡后就只有向韓國下戰書了。”
王翦道:“翦當初下令五萬大軍調離野王城就是為了攻打新鄭做準備。”
李澤道:“原來將軍也有計策,還請將軍與我等分說一二。”
王翦繼續道:“韓國認為野王城只有五萬大軍,那本將就率領五萬大軍接收南陽郡。再向韓國下戰書,韓王得知會有何反應?”
蔣武道:“自然是再向洧水派遣大軍,防備將軍度過洧水直插新鄭。”
王翦道:“沒錯,韓國想要組建軍隊唯有向新鄭城和周邊的封地招人。以本將推算,韓國若是齊心協力大概還能組建起十二萬大軍,加上新鄭防備魏國的三萬共十五萬大軍。洧水防線應該會布防十二萬左右,留下三萬守護新鄭。”
“本將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前去和韓國十二萬大軍對峙,到時韓國全部注意力都會在洧水防線,自然不會關注北面黃河。時機一到去病率領五萬大軍,度過黃河直接攻打新鄭。”
霍去病道:“我秦軍雖然驍勇善戰,不畏懼生死,五萬兵力攻打新鄭去病也有把握攻打下來,可會付出慘重的傷亡啊。這次王上如此謀劃就是希望能減少我軍傷亡,要是可以,不死傷太多將士拿下新鄭最好。”
這時李澤也是道:“將軍如此行事是不是太過冒險,若是霍去病將軍率領大軍度過黃河攻打新鄭,糧草便是一大問題。糧草輜重要是有什么不測,五萬大軍豈不是……”
王翦笑道:“諸位可能不知,本將如此安排自然是有十全把握,新鄭城內自然會有人配合大軍行動。其實這次,我等十萬大軍就是威懾韓國罷了。可能都不會交上手。”
其余將領面面相覷,不過知道是軍中機密也不敢多問。
霍去病又問道:“將軍準備何時行動為好?”
王翦道:“馬上就要入冬了,本將在入冬之前接收南陽郡,然后向韓王派送戰書,讓韓國十萬大軍全部在洧水過冬吧。本將猜想恐怕還沒有到開春,十萬大軍不知還能剩下多少,到時本將自會派人傳令于你何時行動。時間一到你我南北夾擊,韓國必滅。”
洧水周圍乃是平原,一到冬天自然是寒風呼嘯,駐扎在那里的韓國將士又怎么受得了這嚴寒之苦。更別說還是一支雜牌軍,沒有多少老兵。明年開春,還能剩下多少戰力,對上秦國五萬精銳,勝負已定。
霍去病一番思量,對于王翦做主將是心服口服。
秦王政七年十月初八,秦國將軍王翦率領五萬大軍南下接收南陽郡。接收南陽郡二十八城,順利無比,有許多百姓見到秦軍到來還奔走相告,讓王翦有一種是秦國老秦人歡迎他凱旋而歸的感覺。
果然如王翦所言,韓王派遣申仇率領五萬大軍駐扎洧水南岸,這五萬大軍還是剛組建不久,有三萬新兵,戰斗堪憂。
頓時南陽郡又有流言說韓王假意稱臣,割讓南陽只是一個形式,如今不甘心,又想要從新奪回南陽郡。
王翦派人送去的戰書也到了韓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