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乃是韓國腹地,距離新鄭不遠。由于天氣太過寒冷,運糧軍隊和民扶們先前運過多次軍糧都沒有出過事,也未見到過可疑之人,也就沒有留人看守。
而在小山腳下有數十道黑影閃現,距離營地只有一里路程,八十道身影踏雪無痕,朝著營帳飛去,在這黑夜里顯得詭異無比。
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了營地外面,其中十道黑影率先出動,朝著住人的百個帳篷行動。
也不知道他們做了什么,帳篷內的人睡死過去,恐怕打雷都不會醒來。
領頭之人見十人將百個帳篷搞定,下令道:“行動。”
其余七十人朝著堆放糧食木炭等帳篷飛去,他們取了隔得較遠的火把,全朝大帳內扔入。不一會兒,軍糧帳篷全部燃了起來,滋滋作響,火光沖天,百個帳篷中的將士民扶仍無所覺,呼呼大睡。
領頭之人見大火無法被撲滅,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道:“撤。”
八十道身影消失在了黑夜里,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第二日到了午時,百個帳篷內的千人才醒了過來,等他們出來一看,全部大驚失色,所有的糧草輜重全部化為烏有,一眼望去全部都是漆黑一片。
負責運送軍糧之人見到這幅場景,癱瘓在地,久久無言,雙目無神。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才回過神,帶著百人向東逃去,看樣子是不準備返回新鄭了。
也有許多人是新鄭城內的百姓,他們的家人還在新鄭,要是敢逃,家人難逃厄運,只有硬著頭皮返回新鄭。
負責軍糧的余漢得知此事,壓了下去,不敢讓韓王知道,不然他恐怕也難有活路。
他又派遣一千人運送軍糧,這一千人有了防備,夜晚不再在原來小山后休息,選了一處平地,雖然寒風更大,總比丟了命要好。領頭之人,經歷過上次之事,又得到余漢的叮囑,到了晚上,不敢大意,派人看守。
不曾想,他們還是第二日午時醒來,軍糧全部化為灰燼,看守之人皆被凍死。一時間,運糧隊伍中出現了鬧鬼傳聞,無數人內心惶恐不安,不想繼續在運糧隊伍中待下去。
余漢收到消息,臉色鐵青,為了將功補過,第三次他親自帶著千人押送軍糧。這次還請了一些武功高強之人護衛,‘什么沒有腳印,鬧鬼傳聞’他是不信的。
又是到了傍晚,余漢親自帶著十位二流初期的高手守衛軍糧。
一夜無話,第二日午時,經歷過三次這種事的人,睜開眼睛就明白發生了何事,跑出大帳一看,同樣是那幅熟悉的場景,一片焦土。
無數人臉色大變,驚恐萬分,發瘋般的朝新鄭跑去,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至于余漢和那十幾位高手,毫無意外的成了堅硬無比的尸體。
這一耽擱便是半個月過去了,洧水大營已經沒有木炭八日了,很多將士早已按耐不住,圍著主將申仇的大帳請求返回新鄭過冬,大有嘩變的趨勢。
申仇見狀,安撫將士,連夜上書韓王,請求退回新鄭。
一連三次,韓王不準。軍中出現了逃兵,無論他如何殺一儆百,都沒有作用,逃跑的人反而更多。
這些新兵本就是憑著一腔熱血披上了戰甲,拿起來了長戈,入伍保衛新鄭。可到了洧水大營將近兩個月,秦軍毫無動靜,韓國士氣反而一落千丈,又因寒冷難耐,那還有什么抗秦之心,如此下去,他們反而要活活凍死在這里不可,誰還愿意留下。
才七天時間,十萬大軍只剩六萬,申仇見了,只能同意將士請求返回新鄭過冬,他再拖下去,最好的結果就是光桿司令,要不就是被將士嘩變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