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仇率軍返回新鄭,還沒有和秦**隊交戰就只剩下一萬五千人,引起了新鄭城內許多王公大臣的驚慌,他們都明白新鄭完了!
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段氏府邸,書房內!
“大人所言當真?”一個男子聲音響起。
段宏道:“這是自然,有我做中間人你難道還不放心嗎,如今的新鄭已是一座牢籠,還有誰愿意留下等死。”
這位男子名叫唐云,是東城門的一個小將,負責看守城門。
唐云得到段宏的回答,帶著些興奮的語氣說道:“小人自然是相信大人的話,明夜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小人親自看守城門,小人的家人就拜托大人了。”
段宏很是體貼的說道:“你放心,你的家人我會安排好,讓他們和那些貴人一起,這你總放心了吧。”
唐云再無后顧之憂,謝道:“多謝大人,大人之恩,小人沒齒難忘。”
說完之后,就告辭離開,段宏親自送其出了書房,讓唐云受寵若驚。
看著唐云離去的背影,段宏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唐云出了段府,在城中左繞右繞才回到自己家中,如此謹慎,怪不得能讓段宏看重。
回到家中,唐云的內心還是很興奮,段宏讓他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他明天晚上利用職務便利打開城門放一些大臣離開新鄭。
而他自己也可以得到一筆財富,帶著自己的親人離開新鄭,過上富裕的生活。
時間飛快,第二天深夜,剛到五更,同樣是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新鄭東城門忽然打開,近百架馬車快速出城,消失在了東城門外的官道上。
第三天,新鄭大臣逃離的事情被發現,韓王震怒,下令調查,以及派人追捕逃離的幾位大臣。
十幾位逃離的大臣中竟然有王族之人,還帶走了韓國國庫中的無數寶物,這讓韓王在群臣心中的威望更是一落千丈。
調查結果是逃離大臣買通東城門守衛,開城門的唐云也帶著家人一同逃離了新鄭,顯然是早有預謀。而派去追捕的人返回稟報說大雪紛飛,辨不清方向,不知逃向何方。
韓王聽了,更是震怒,下令處死了與此事相關的一些人,意在警告新鄭有此想法的大臣。
有句話叫掘水之堤既然開了口,就不是那么容易堵上的,大臣逃離事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接三岔五就有大臣逃離,才半個月的時間,新鄭城內剩下不到二十位大臣。
新鄭城內更是瑤言滿天飛,人心惶惶,平民百姓都不敢跨出家門半步,害怕引火上身。
整個新鄭在這冬季顯得毫無生機。
秦王政八年三月,春!
王翦從洧水大營率領五萬秦國精銳直逼新鄭,韓王得知大為驚恐,下令申仇再次領軍南下阻攔王翦。
如今新鄭那還能組建起大軍,左拼右湊才聚集三萬士卒,還有兩萬是原來防守新鄭的守軍。
此次韓王親自督戰,如他所想,就算要死也要死的有尊嚴。
韓國新鄭南面五里外,兩軍對峙,五萬秦軍如今已是黑鐵盔甲,全部帶著面具,手持長戈,組成了一個個方形大陣,讓人見了畏懼不已。
秦國‘秦’字大旗迎風招展,仿佛在宣告世人它將成為這片土地的主宰。
王翦幾個將領,站在云車之上,看向遠方的韓國大軍,贊道:“本以為韓王膽小怕事,此次應會獻城投降,以求活命。沒想到其也有如此血性,敢率軍決一死戰,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一位將領滿是興奮的接話道:“滅國之戰,若是沒有仗打,豈不是顯得很無趣。聽說韓王應戰,我軍無數將士高興得嗷嗷直叫,一掃先前郁悶。”
又是一位將領道:“韓王此舉,明顯是求死之心,他若真想活命,死守新鄭還能延喘一兩個月。如今荒野決戰,勝負已定。”
李信說道:“既然求死,卻拉上三萬將士,其人之心,何其毒也。”
王翦卻是很有深意道:“難道他們會不知,此戰必死無疑。”
其余將領醒悟過來,望向韓國大軍滿臉敬重,雖是敵人,其愿以死保衛家國之心,值得他們敬重。
王翦變得鄭重起來,敵軍雖才三萬人,卻是一支求死之軍,既然求死,便不會畏戰,不要命之人才是最難對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