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儒即墨”,墨儒顯學并不是說說而已。
后面又有儒法之爭,儒道之辯,都很是精彩。
嬴政感嘆自己今天沒有白來。
第一輪結束,甘羅上臺道:“第二輪便是由學宮出題,諸位相辯。第一道題乃是秦王所出,題為:‘秦滅韓,還是韓自滅’”
兵家之人起身道:“王翦率軍滅韓,自然是秦滅韓。”
“非也,韓王先失民心,又失軍心,再失臣心。秦不滅韓,韓自滅也。”
“韓王失民心,軍心,臣心,皆是秦之策也,自然是秦滅韓。”
“生是道,死是道,滅韓非秦,非韓,道滅韓也。”
“滅韓者,韓也。韓有術治癖好,陰謀叢生,君臣猜忌,群臣相互提防,攻伐。如此韓國,自滅也。”
“滅韓者,其余五國也,五國若救,韓豈會亡。”
這時尉繚起身道:“滅韓者,天下大勢也,非秦非韓也。”
所有人都看向尉繚,尉繚繼續道:“夏分商立,商分周立,此乃歷史潮流,天下大勢也。”
所有人都明白他想要說什么,滅夏者商也,滅商者周也,滅周者秦也。
大勢所趨,天下歸一者,秦也。
尉繚又繼續道:“何為,潮流也,潮流者何,天下民心也,民心思動,思動者何,歸一之心也,是謂天下歸一之心也。”
“歸于何?”有人問道。
“古今圣王也。”尉繚道。
“今圣王者何?”
“老子曾言: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復合,合十七歲而霸王出,今秦王十七也。”
大殿中又是陷入了寂靜,所有人都是心思各異。
“第二題。乃是秦王所出:‘治國之道,可否法儒并治’。”
“自然不可,儒家禮治,法家法治,相互對立,如何并治。”有人不贊同道。
“有何不可,以法為主,禮為輔,當為大治。”
“荒繆,要么禮,要么法,怎可禮法并治。”
“如何荒繆,看你此人就是儒家俗儒,迂腐至極。法主法制,儒管教化,儒法并濟,此乃才是真正的治國之要,秦王英明也。”
嬴政回宮了,帶著滿滿的收獲,讓他更加明白,不可小覷了天下士子,一人一計可抵萬軍,不是妄言。
尉繚和頓弱兩人也是和他一同坐車駕返回咸陽,之后三人分別,他沒有透露身份,他有預感,會有再見的時候。
秦國滅韓已經過去了半旬,秦國昭告天下,老秦人奔走相告,別有一番景象。
其余五國君王得到消息,內心驚駭不已,他們都以為韓國能堅持半年,沒有想到剛開春就被滅了,打了他們個措手不及。
為何,六國君王心思之重,難以想象,他們豈會不明白秦滅韓之后就是他們五國中的一個。所以表面上沒有答應韓國,實則在暗中相互聯絡,約定開春之后共同發兵救韓。為了瞞住秦國,他們連韓國都沒有透露,是怕韓王表現不符,被秦國發現從而報復。
此時的趙國卻是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