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建德轉頭問齊政,“那你后面是有什么打算了嗎?”他知道自己的大兒子從小主意就正,看他專門回家一趟的樣子,肯定不單單是為了解釋這件事,應該另有正事。
“爸,我在大學有一個創業團隊!”齊政頓了頓,說道:“莊園出售后我們打算回鄉重新創業,這一次回來,我覺得應該給村里做些事情。”
“好,好啊,你發了財,能想到鄉親們,是好事!”老爸聞言點點頭,問道:“那你想好做什么了嗎?”
對于大半生為了村子發展的齊建德來說,兒子有能力回報鄉里是他最欣慰的事情,有了錢的齊政第一反應并不是吃喝玩樂,這讓他很滿意。在他的心里,若是齊政能回鄉幫扶鄉里發展,也算是在某種程度上兒子接了老子的班。
“我是想先把鎮上通往村里的路先修一下,具體等團隊聚集后再考慮如何更好地開發利用村里的各種資源。”齊政看著老爸老懷大慰的表情,笑著說道:“我們經驗不足,希望爸你能幫我們掌舵!”
“好,你爸沒見過多大世面,只是想提醒你一句要走正道。兒子你有這么好的運道,千萬可別走到歪道上去。只要是正道以后爸都支持你的。”
齊政收起笑容,看著老爸鄭重地點了點頭。
……
聊天暫告一段落,等齊政上樓收拾行李后,老媽還在埋怨齊建德就這樣輕易同意了齊政回村里這旮沓發展。事實上,老媽雖然對大兒子能回來發展,能時時見面感到高興,但又覺得他這么大本事,不應該窩在這么偏僻的地方。
齊建德不理她,坐回沙發,才長舒了一口氣,“兒子……真的是長大了。說到底,是我們沒本事啊。”
這句話摻雜的情緒復雜,有欣慰,有激動,有如釋重負,也有一種看著孩子茁壯飛速成長,而自己似乎真的老了一頭的悲涼。
想起齊政的遭遇,老媽這才閉口不言。
……
齊政交代好事情的來龍去脈后,覺得一種從頭至腳的輕松,就像是在水底憋了長時間的氣,終于從深海看到暉光,透出水面過后貪婪呼吸空氣,嶄露頭角的那種暢快。
齊政多少有點內疚,畢竟跟自己父母隱瞞了這么多事,雖然解釋時老爸和老媽在自己說話過程中基本沒有插口,除了說道五百萬最初老媽出現的大反應,其他時候兩老全程只是靜靜的聽他把這一切說完。齊政前前后后解釋了一遍,自己父母應和的聲音也逐漸越來越少。
如果是五萬塊錢,老媽還能罵上幾句,問是怎么來的,說他跟齊建德一樣盡顧著攢私房錢了,也不拿這些錢去吃好穿好,補充學習必要的營養。
如果是五十萬,那可能雖然夸張,但還在他們的接受范圍,不過自然是免不了受到父母表彰之余的一番指手劃腳。
然而五百萬,齊政再條理分明的交代,如何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他怎么樣分階段讓自己擁有現在的身家,實在讓老爸和老媽啞口無言,現在任何的語言面對眼前再熟悉不過卻又陌生無比齊政解釋的聲音都顯得蒼白無力。
他們對齊政的成熟懂事可能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印象,但眼下的這一切,明顯已經不能夠用成熟懂事來形容齊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