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坐過飛機;
他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只有400多元,
還有近6億人不會或者從未上過網;
這是屬于我們國家沉默的大多數……
“我建立嘉谷的目標,往遠大了說是為了把更多的資源留在國內,留給我們的國民。但落在實地里,我希望嘉谷的責任是讓勤勞而努力工作的普通人過上優渥而有尊嚴的生活,同時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可發展的青山綠水。”齊政抬起頭望向遠方,微笑道,“未來十年,或者正在度過的十年,我們必將如履薄冰。理性與**的齷齪,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的較量,個體實在利益獲取與整體理想價值認同的矛盾沖突……博弈將無處不在。”
王敬明沉默良久,沉聲道,“齊政,你的想法真的是天馬行空,我實在沒想到現在這個階段,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的思想就可以達到這樣成熟而厚重的地步了。”
不同于現在的年輕人,王敬明這一代人,有一種逃不掉的大的責任感。他們總希望對家鄉、對民族、對國家做點好事。因此,他對齊政話語里的責任感有著深深的認同以及觸動。
齊政知道目前是關鍵時刻,能否說服王敬明,就在此舉,于是繼續道,“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誕生奇跡,總是有那么一些光環耀眼的人出現,但我不是。我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把土地養好,把那些信任我的人帶領好,讓大家的財富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快點堆積起來!大多數人沒有信仰,他們敗給了面前的生活。對一件事物沒有激情,是永遠不可能成為掌舵者的,我要找的不是員工,而是能夠為我掌舵一方的人。”
這番話像是捅到了王敬明內心深處,讓他眼神一黯,怔了半晌,不過他尚存一些分寸,“這個事情我知道了,可是就算你再有想法,我也老了,是跟不上你們的腳步了。”
“王老,”齊政正容,“在云南,那個曾經威名赫赫的‘煙王’保外就醫了。我聽朋友說,他依然不肯服輸,準備以垂暮之年的高齡再次創業。你的年紀比他小多了,難道你甘心剩余的人生就這樣消磨,這是怎么樣死灰的人生啊?”
云南那位齊政最敬佩的企業家,年過七旬了,曾經被打下神壇,后面用十多年的時間,又登上了“橙王”的寶座。齊政不知道目前他有沒有萌發了創業的念頭,但不妨了解未來的他以此來激勵王敬明。
王敬明怦然心動了。從前的輝煌曇花一現,但很多時候午夜起來他總是被一股莫名的心悸驚醒。總有一種怪圈,來自親人,來自朋友,來自周圍世界,桎梏著他,桎梏著他的身體,封鎖他的思想,他突然很怕臨死前自己回顧過來,原來人生就是這樣毫無作為。
也許激情這東西,總是和一個人想有所作為的責任相聯系,永遠不會褪色。
“我希望王老你能抽空到大嶺村看看我的養殖場,看看我兌換的現實。”想來現在這個階段要讓王敬明完全信任自己,也只能從成績方面下功夫,親自告訴他,可以完全不用介懷年齡,自己有能力讓理想變為現實!
“我還只是希望,在王老你百年后,面對老嬸子,可以對她說出,你終究沒有辜負自己剩余的人生。”
齊政拍拍屁股,留下這一番堪稱大膽至極的話,和聽到這話瞪著眼睛的王敬明告別。
……
PS:此處向“褚橙”的締造者褚老致敬,老人家是我最欽佩的企業家之一,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