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兩家采購商都離開之后,齊政就和成叔、老姐陳靈珊翻出記錄的賬本,開始計算起這一次出售鴨子的收益了。
每一只野鴨雛苗加疫苗的成本在1塊錢左右,土雞的大概是9毛錢;糧食飼料消耗是大頭,但靠著繁茂的牧草和蝗蟲養殖補充,平均一只野鴨消耗的糧食飼料是4塊錢,平均一只土雞消耗的糧食飼料是3塊錢。
按照平均每只野鴨5斤,每只土雞3斤的重量來計算,賬面上每只野鴨的利潤高達30元,土雞高達32元。
當然,實際利潤不可能有這么多,還要除去牧草的引種投入,蝗蟲養殖場的投入以及稻草秸稈等農家肥原材料的投入,對了,還有人工的投入。
饒是如此,最終算下來,每只雞鴨的利潤至少也能達到20塊錢以上。
這一批次共賣出了1200只野鴨,2400只土雞,帶來的總收益超過了7.2萬元。
大家都知道,這不是終點。隨著后續出欄規模的擴大,按照投資成本的邊際遞減效應,利潤將進一步提升。
這樣一來就很好估算了,大嶺村開發公司在修路方面投入的近百萬,算是看不到收益的固定投資暫且不提。在養殖場建設和養殖支出方面投的一百多萬,收支相抵,辦場半年基本收回投資,后面就進入愉快的賺錢期了。
這幾乎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估。成叔基本上是笑得合不攏嘴了。
算完賬后,老姐都大呼想不到養殖這么賺錢,早知道一畢業就回來養雞,不是早就發家致富了?
呵呵,實在太天真了。齊政都不忍打擊老姐的美好幻想。
只有齊政清楚,之所以能夠獲利甚豐,完全是因為有靈陣加持的關系——幾個不同的靈陣不僅僅是加快了鴨子的生長速度,縮短了存欄的時間,降低了疾病發生的幾率;還培育了大量的牧草,從而節省了近八成的糧食飼料成本。
一般來說,批發家禽的效益總是比零售要好上不少。因為零售的話,每一只都會稍微多出一點秤尾,幾百上千只算下來,數目就很可觀了。
再加上零售的時候,家禽不是一天就能賣光,剩下的家禽就會惶惶不可終日,在短時間之內食欲下降,迅速就會瘦下來不少,會大大影響產量。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一次兩家采購商因為其品質的優越,給出的價格要比市場上的價格高出近四成,這是下了血本的出價了——不過根本不用擔心他們,他們只會賺得更多,畢竟,羊毛只出在羊身上嘛。
其實,現在的養殖場之中,無論是生態養殖還是飼料喂養,一只雞鴨能有六七塊錢的毛利潤已經是很不錯了。因為一般的養殖場不僅要支付雛苗的費用、購買糧食和飼料,還要擔心有雞瘟鴨瘟的出現。
如果完全是生態放養,那出欄期將是齊政的三倍以上。
這樣一來,成本的支出就很高了,再加上品質無法和齊政靠靈陣滋潤的相比,售價自然不可能有這么高,收益也就要低很多。
諸多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大嶺村養殖場的收益高得嚇人,但是如若是真的像老姐說的,也想著養雞鴨發財,那就等著慢慢熬或者破產吧。
……
養殖場收益是有大嶺村集體的一半,但其實,養殖場本身的存在為村民們帶來的間接收益已經讓大伙兒樂開懷了。
這兩個月以來,不提在養殖場工作的農民,養殖場光糧食、谷糠、稻禾秸稈等的采購金額就達到二十多萬,這筆采購大部分是落在了村里,只此一項就為每家每戶每月增收了近800塊,致富效果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