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谷實驗室在正式運作之后,立刻體現出了其價值。
雖然不少年輕的研究員實際操作經驗不足,但是他們確實理論知識豐富。在陳建章的指導下,也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
前期主要是在縣農業局提供的資料上,有針對性地對普誠縣北部的土壤、水源、氣候、水熱條件進行了進一步的測試,確定了牧草引種的具體品種。
后期更是按照生態種養的理念,設計了不少循環農業模式。
雖然具體效果有待驗證,但是技術力量的增強,無疑是解放了齊政的精力——以后只需要有的放矢地布置靈陣,無需一言不合就幾個靈陣一通砸出來,費時又費力。
……
春風又綠江南岸,織花為衣,綴葉為裳。
隨著農戶們播下牧草的種子,荒坡漸次染上了綠意。
春季是播種夢想的季節,農民們懷著虔誠的信念,用心血和汗水辛勤澆灌,夢想著在新的一年里收獲驚喜,收獲成功,收獲果實。
但老天爺的臉,說變就變。你辛苦耕耘了,它未必保證風調雨順。
今年的天氣就有點不太妙。
負責與全縣合作社對接的杜為民就一臉沉重地向齊政匯報,今年估計會出現“春旱”。
“春旱?”齊政一臉訝然。
“對,從二月份開始,我們縣這一帶降雨明顯稀少,連續無降雨天數已經達到了25天,我同不少有經驗的農民交流過,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恐怕會有一次大旱。”杜為民臉色難看。
齊政摸摸下巴,陷入沉思。
杜為民繼續道:“普誠縣南部的種植我不是太擔心,因為有水庫和南普溪補充。但是北部包括我們的牧草種植基地情況就不太好。官亭鄉本來就是幾條小河溝,水量不穩定,大小憑天,無論出現干旱或洪澇都不是什么怪事。”
“我們現在修建的蓄水池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至于打井,如果災情太嚴重,也是杯水車薪。”
杜為民憂心忡忡,這不僅是干旱的問題。
想想看,如果公司與縣里合作的第一年就出師不利,甭管是因為什么理由,對于后續的合作都會蒙上一層陰影。
老百姓是要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的,如果沒有取得好的成果,只是空口白話,再想說服他們進行合作,難度不亞于登天。
齊政思考片刻后對杜為民說道:“老杜,你繼續關注災情情況,而且現在的修建的蓄水池也不要停,隨著全球氣候的繼續變暖,旱情恐怕會是常態,我們需要有一定的水利工程保障。”
“至于當下的災情,先看看情況,如果沒有改善,那么是要打深井購買抽水設備還是要進行作物改種,你也要做好預案,我們做兩手準備。”
“天無絕人之路,放心吧,大不了今年的收成差一點,想來縣里也會體諒到我們的難處的。”
杜為民沉默地點點頭,也只能先這樣了,希望情況不會往最壞的方向發展。
看著杜為民離開的背影,齊政也不由得感慨。
這就驗證了一句俗話:做農業掙錢不容易,但賠起來卻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