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雜交豬由于生長速度快、抗病力高、生活力強、飼料轉化率好、瘦肉率高而深受養豬場戶的歡迎和消費者的喜愛。無論是外貿出口還是國內市場上,優質三元豬比普通豬在價格上要高不少,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對于李東亮做出的選擇,齊政沒有意見。
這是遵循市場的規律,即使有靈陣,品種的改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
齊政點點頭,又問起人員規劃:“養豬場的員工都招募齊全了嗎?”
“所有員工已經全部到位,一共56人,現在廠家正在代為統一培訓。”
一個大型養豬場,需要場長、副場長、配種員、分娩員、保育員、肥育員、獸醫、修理輔助工、門衛等多種職員;因為嘉谷養豬場兼顧著有機肥料生產廠一體,所需員工還要更多一點,全場員工共56人。
幾十人的吃喝工作,幾萬頭豬的吃喝玩樂,沒有專門的管理人才,一不留神就是一場災難。作為場長的李東亮,實質責任重大。
三人一邊說著,一邊走出養豬舍,來到新建的飼料加工中心。
飼料加工中心近兩千平米,可完全實現大、中、小豬飼料的自產自給,為降低生產成本打下良好的基礎。
每天所需要的飼料,只需要提前一天加工好即可,從而確保了飼料供應的新鮮度和營養損耗的降低。
李東亮一邊走一邊介紹:“等豬群進場,牧草也相繼進入收獲期,飼料加工中心可以進行牧草打漿或切斷制作青貯飼料,方便與與精飼料搭配飼喂,具體的日糧添加數量要根據豬的生長階段和生理狀況來確定。”
牧草養豬對于小豬、中豬和大豬等各個階段是有要求的。是選擇以鮮草直接飼喂,還是以優質草粉或打漿青貯的牧草作為混合飼料成分喂飼,是要靠技術人員判斷的。
稀奇的是李東亮就有這方面的經驗。
“當年糧食都不夠人吃,養豬基本靠打豬草。后來條件好了,但豬對粗纖維的消化利用能力很強,我摸索過一段時間用牧草養豬。事實證明,通過添加優質牧草,可有效補充精料中蛋白質和鈣含量的不足,以及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大大降低養豬成本。”
說起這一段經歷,李東亮頗為得意。
他能痛快地答應嘉谷養豬場的邀請,也是因為嘉谷養豬場擬采用牧草養豬的方式,極為契合他的理念。
齊政和陳建章都頻頻點頭,有著這樣一位有實踐經驗的場主,勝過千言萬語。
最后幾人來到有機肥生產廠房區。
機械括糞進集糞池后,經過干濕分離進入干糞發酵塔,生產有機肥;污水則進入生物發酵床,經過高溫水蒸發、污泥發酵等工藝后生成有機糞。最終達到污水零排放,環境零污染。
齊政仰頭看著發酵塔,笑著對陳建章說道:“師兄,實驗室的發酵菌研究進展如何了?這有機肥發酵工藝就看你們的了。”
陳建章好整以暇道:“你會看到我們的研究成果的。不是我吹,到時的發酵效率絕對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齊政暗戳戳覺得好笑,實驗室如果沒有他布置的靈陣加持,發酵菌的研究哪有這么順利?
因此對陳建章的賣關子一笑了之。
最后對李東亮吩咐道:“老李,如今公司是采用自繁自養模式,你肩上的責任最為重大啊,好好干,我希望能有一天,我們的養豬場能遍布大江南北。到時,我為你慶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