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鮮草被加工成草粉或者青貯飼料后,水分會大大損耗。也就是說,10萬噸的鮮草被加工后可能還不到6萬噸,說起來就沒那么可怕了。
再加上嘉谷現在將土雞野鴨的合作養殖推廣到全縣,由嘉谷提供雛苗和飼料,并回收養大的雞鴨,由嘉谷食材銷往港澳與珠三角地區。
其中飼料就主要以牧草為主,優質的牧草既能保證雞鴨品質的穩定,又能大為降低養殖成本,幾相結之下合,出產的牧草基本能全部消化。
不過這還是給齊政提醒了,以后還是不要低估靈陣的威力,要慎用。
因為牧草能取得意料之外的大豐收,無疑是齊政布置的靈陣發揮了最大功效。
但豐收有時真不見得是好事。就跟這次一樣,差點造成公司的預估失誤,經濟上造成的損失還好說,如果是與政府的合作項目,因為失信造成政治上的失分那就不好彌補了。
齊政再次暗暗警醒自己。
李東亮不知道其中蘊含的危機,來到發酵塔的時候,他接著道:“豬糞尿經過干濕分離后,加入秸稈等農作物廢料發酵,產生有機肥和沼氣。沼氣主要用于養豬場發電,有機肥供給牧草基地和水稻種植,現在是供不應求。”
齊政挑眉,“是實驗室提供的發酵菌嗎?”
李東亮點頭:“沒錯,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是實驗室提供的超級發酵菌,效果似乎很好。”
齊政點點頭,說起來師兄還是很靠譜的。實驗室交到他手上,屢有成果展示,不愧是未來的院士。
一路看來,養豬場現在是進入了平穩運行的階段。
雖然現在還沒有一頭豬出欄,但是齊政已經叮囑李東亮做好人才儲備。
因為根據目前的效果,明年的牧草種植規模肯定會擴大,相應的養豬場也會擴大規模,所以提前做好準備,到時就能有備無患了。
隨后齊政又去巡視了“茶香稻”的種植基地。
這邊倒沒有再出什么幺蛾子。
蔚藍的天空下,碧綠的稻田,悠閑的鴨子,一片自然和諧的環境……
“茶香稻”在靈陣的滋潤下悠然而長。
鴨子在其中吃雜草害蟲,免除藥害,鴨糞肥田,且鴨子在稻田覓食嬉戲增加水體含氧量,從而促進稻苗生長,提高稻米質量。
在陳建章的主持下,“茶香稻”的種植主要采取了“水稻+鴨/牧草”的共生種養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在鴨稻共生技術的基礎上,又加入了牧草緩解田間食料不足的矛盾,節省投喂的糧食,鴨子也能生長得更快。
什么時候在稻田內放入鴨子,一畝田放多少只鴨子最好,什么時候施用有機肥……這一切都有嘉谷的技術人員在后面進行指導。
公司最擔心的是,由于合作社很多成員過去都用慣了農藥、化肥,就怕個別農戶看著水稻長得慢、產量低,禁不住用農藥、化肥。
因此為了保證鴨稻生產過程中不施用一點農藥、化肥,公司與合作社確定了一條“紅線”——合作社進行分組監督,一旦被發現哪個組使用了農藥、化肥,其種植的水稻將得不到公司的承認和高價回購。
嚴格的規定下,至今還沒有發生過違規操作,但是公司還是會定時派技術人員進行檢查,確保生產全程有機化。
總的來說,在嘉谷敲掉南康生化之后,在普誠縣的各項業務都是欣欣向榮。
一番巡查下來,齊政覺得,眼下的各個項目,只等著進入收獲期即可。
所以,是時候開啟新地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