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謝開濟就將思路放在兩省沿海的鹽堿地改造上,理由也很充分:既不占用耕地,又有充足的平坦土地資源可以建設牧場,而且與江南省這個大消費市場距離不遠。
唯一的問題是改造成本高和改造技術的突破。
而陳建章強烈建議嘉谷進軍鹽堿地治理。資金嘉谷暫時是不缺的,而技術方面他建議嘉谷和農業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而且鹽堿地改造大有可為。不需要多,只要將中國30%的鹽漬斑斑的鹽堿地變成綠色覆蓋的沃土良田,就能為中國耕地面積增加至少10%。
放下三人聯名撰寫的報告,齊政舒了一口氣。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國雖大,沒有一寸土地多余。
我們的國土遼闊,但是難以利用的土地其實不少。
狹義上,只有沙漠、戈壁和石山才是真正的難利用土地。
但是,廣義上,包括鹽堿地、高寒草原、險峻山地等,也是農業上難以利用的類型。
狹義上的難利用土地占據了中國國土面積的20%左右,如果是廣義上,那比例就更大了。
這就是真正的人多地少。
而其中,鹽堿地是最具農業潛力的。
自古以來,鹽堿地的治理就從未停止過探索。
但鹽堿地的治理,從來是一項區域性系統工程,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由于缺乏總體規劃和系統開發利用方案,使得國內治理進展緩慢。
齊政莫名想起了自己掌握的靈陣。
仔細想想,靈陣的作用其實主要體現在兩點:優化,調配資源。
“三星聚靈陣”優化體質;
“萬念歸一陣”優化神念;
“九轉涅槃陣”優化變異;
“青竹百靈陣”優化生長;
“碧波清華陣”優化水源;
“五斗**陣”調配雨水;
“九坤**陣”調配土質;
“天罡無極陣”調配風力。
前兩者主要適用齊政修煉和探索,后面的在農業應用上都有不可言喻的妙處。
這是一種巧合嗎?
齊政不知道,但他唯一確定的是,他能創造奇跡。
農業本身就是一種改天換地的生產活動,在農業的土地上,不止長莊稼,還盛產奇跡。
所有你認為的不可能,總是在奇跡中被顛覆。
海水澆灌水稻、沙漠種植莊稼、高山開辟梯田、鹽堿地恢復植被……
即使沒有靈陣,人們也能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
而擁有靈陣的齊政又有何畏懼?
因而他心潮起伏地在三人的報告后面龍飛鳳舞地批注:“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