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這塊“老臘肉”長出“綠毛”,就要改良其土壤成份。
而要改良土壤成分,治本的方法就是改變地下水尤其是潛水層地下水的成分。
齊政先從目前掌握的靈陣考慮。
在心里默默梳理了一下,發現還是“碧波清華陣”最為適用。
“碧波清華陣,主木水系,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凈,引流違行。”
“清水”的功效能過濾地下水的高含鹽量,平衡水中的礦物質;“引流”的功效能調整地下水位埋深,解決鹽分聚積的隱患。
但是這不比啤酒廠的水源改善——那本來就是淡水,不過是清除雜質、平衡礦物質而已,效果很快。
而這邊礦化度高的地下水,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要將水中多余的含鹽量或是沉降至深層水層,或是經過引流“還鹽于海”,都需要不短的時間。
何況,即使是能馬上見效,齊政也不敢這么操作啊。
你來轉一圈,鹽堿地就變為良田了,這是什么窒息的操作?是恨不得被上門查水表嗎?
所以終歸要雙管齊下。
采用鹽堿地改良技術治標,采用靈陣治本。
有了解決方案,齊政心里一片輕松。
看著陣戒里似乎沒怎么減少的靈石,他底氣十足——能用靈陣解決的問題,從來就不是問題。
看看兩個村子周邊,有多少鹽堿地,都看不到邊,白瞎這么大個地盤了。
齊政也跟老農民一樣,都希望家里能多擁有點地。
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開拓新的資源地,利用科技(靈陣)手段向不毛之地要效益,這正是齊政的追求和夢想。
鹽堿地改良,在一般的老百姓看來,是家里能多種幾畝地。而站在高處看,這關系著糧食安全問題。
鹽堿地是我們國家重要的土地后備資源。
在全球土地資源相對減少的大環境下,鹽堿化土地的治理、開發和利用慢慢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國家將在08年開始,將鹽堿地的治理和改造視為從戰略高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舉措。
不過目前囿于資金和技術力量不足,鹽堿地治理改造的規模難以擴大。特別是經濟條件較差的地方,投入能力有限,投資意愿不高,障礙重重。
鹽堿地改造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投資大、時間跨度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嘉谷作為社會力量和經營主體,有能力投入到鹽堿地治理中,自然不憚于投入。
但其中的法律風險和政策支持的缺乏是實實在在的。
鹽堿荒地的承包政策可不完善,如對個人無力進行治理的承包地轉讓政策也沒有明確規定;也沒有確定鹽堿地治理后權屬問題的法律依據。此外,也缺乏鼓勵企業和農民改良鹽堿地的優惠政策……
齊政可不希望再為他人作嫁衣裳,因而在沒有和政府達成明確的保障時,他不會輕舉妄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