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再好,在牧場還沒建好的當下,都還只是一個規劃。
齊政抽空布好靈陣后,就從牧場建設中脫身了。
從牧場和乳品加工廠的建設到奶牛的引進,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具體工作可交由楊業主持。
齊政回到了普誠縣的公司總部。
時近深秋,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農業是一個講究積累的行業。
因為農業是有生命力的,動物、植物乃至農人,生長成滅,都需要時間的積累和鋪墊。
很多農業項目,就是扛不過前期的投入,就倒了。
細數嘉谷旗下的多個項目,最早布局的,已經有一年半了;最晚的,才剛開始。
有的早就有產出了,而有的只能耐心等待成熟。
去年最早布局的特種養殖(土雞、野鴨),也是最先產出的項目,持續不斷地為公司帶來收入;“茶香稻”項目耗時最長,至今為止,只見投入,未見產出;鹿園項目稍晚,直至今年中旬,才基本上達到收支平衡,不需要大筆投入,但也僅限于此了,盈利估計最快要等到明年才能實現。
今年初的養豬場,是目前嘉谷第二大投資的單體農業項目,眼下捷報頻傳,給了公司最大的驚喜;至于剛啟動投資的奶牛牧場,榮升為第一大投資的單體農業項目,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兩年,都不要指望能收回投資……
另外還有嘉谷食材供應鏈和清源啤酒,作為農業產業鏈的補充項目,暫且不提。
“我們的豬肉賣瘋了!”說起豬肉銷售,養豬場場主李東亮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從上個月開始,長勢良好的第一批生豬可以出欄了。
忙著擴充食材供應鏈的鐘華志第一時間盯上了這批生豬。
“肌內脂肪是學術界公認的衡量豬肉品質優劣的關鍵指標。通常人們以肌內脂肪含量4%為標準來界定優質豬肉。”
“我們養豬場的生豬肌內脂肪居然達到5.9%,高出1.9個百分點,肉味鮮美,肥而不膩,是難得的高品質豬肉。”李東亮驕傲地說道。
在鐘華志的大力推介下,食材供應公司跟越來越多的港澳高級餐廳簽訂了供貨協議,嘉谷出產的土雞和野鴨一直是他們青睞的食材,如今名單上又增加了豬肉。
“港島的《美食專欄》在港澳美食界擁有莫大的名聲。上個月月底,專欄的主編嘗到了明珠餐廳以我們的豬肉為主要食材推出的主菜后,據說差點當場落淚。”
齊政覺得太夸張了,“不至于吧?”
李東亮得意地笑了笑,“還真不是說笑。那主編在農村長大,那時候養豬喂的都是米糠啊、菜葉子啥的,養上一年才殺,吃豬肉那叫一個香。”
“而進城后,豬肉多了,但再也沒有小時候的豬肉那么好吃了。本來他都已經忘了那種豬肉的香,在嘗過我們的豬肉后,據說找到了從前偷吃五花肉時的感覺。”
齊政懂了。
“兒時”是一種魂牽夢繞的精神寄托,是小時候對豬肉香的情感記憶,是打動那主編的“軟刀子”。
兒時農家香!簡直充滿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后面呢?”齊政饒有興致地追問。
“后來他在《美食專欄》上大力推介明珠餐廳的美食,尤其是差點讓他落淚的豬肉主菜,他還是港澳美食協會的理事,在他的巨大影響力下,港澳的老饕當然要一“嘗”為快了。行內人當然知道是我們的豬肉優質,所以很多高級餐廳都找上了鐘華志。”
“越來越多的餐廳想采購我們的高端豬肉,現在我們的豬肉是供不應求了。每天出欄生豬150頭,堪堪滿足供應港澳。但是越省也有不少餐廳風聞此事,同樣想要采購我們的豬肉。現在只能是一方面保持市場的饑渴度,一方面準備擴大養豬場的規模。”
齊政咋舌,日銷150頭生豬,按照平均250斤的出欄重量計算,就是差不多19噸,這還僅僅是只能滿足港澳地區。
要知道,這可不是普通豬肉,高端意味著高價,這些豬肉都是供應給中高級餐廳的,齊政都想不到港澳的中高端餐飲市場有這么大的胃口。
只能說,吃貨的力量是無窮的。
產量有限,需求旺盛,以至于養豬場原來的同時開拓越省市場的計劃都落空了。
“我們還在南開市里開了一家豬肉店試點,想檢驗一下高端豬肉在低端市場的接受度。”李東亮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