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當然沒有一蹴而就。
金宇順提出要去養豬場考察,張澤宏滿足了他。現代化而綠油油的養豬場,顯然給金宇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挑毛病都無從下手。
他又要對產品進行科學檢測,張澤宏也好脾氣地同意了。檢測結果顯示,豬肉的感官特性、營養價值、肌間脂肪等指標遠勝于一般標準,金宇順無話可說。
張澤宏唯有在價格上咬得很緊,氣得金宇順牙癢癢的。
最終達成的出欄價格是27元/公斤,嘉谷每月向南韓新羅酒店供應1500頭生豬。
雖然價格還是很感人,但張澤宏終究是退了一步不是嗎?
金宇順還順便采購了一批綠色養殖的雞鴨——價格同樣比在國內的翻倍。
就這樣張澤宏還是勉為其難地東拼西湊才勻出金宇順所需的量。
量少價高!
金宇順基本是不想再跟張澤宏接觸了。
這么拽的農企,老實說,前所未有。
最氣人的是,他還不得不捏著鼻子承受嘉谷的霸道。
……
齊政已經將金宇順拋在腦后了,對他而言,這筆生意成了當然不錯,不成的話也沒什么影響,不值得他時刻關注。
眼下的大事是布局了一整年的“茶香稻”終于成熟了,齊政有些激動,這是真正的靈植啊,放眼全球都是獨一份的呀,總算到了收獲期。
仿佛一夜之間,稻田就被鋪上了金燦燦的地毯。
三十萬畝“茶香稻”稻田,分布在普誠縣的三個種植基地,全部采取機械化收割。
稻香彌漫,機器轟鳴,一臺臺收割機在金黃的稻田中地來回穿梭作業,切割、脫粒等工序一氣呵成,收割好的一袋袋稻谷擺滿田邊便道,由嘉谷的員工整理進倉。
在嘉谷的統一管理下,合作社嚴格按照有機標準種植“茶香稻”,生長情況良好,畝產達到了750公斤。
嘉谷給合作社的稻谷收購價達到了4元/公斤,在這個普通稻谷收購價約為1.3元/公斤的時代,引起了轟動。
即使只能耕作一季,而且種植標準高,要求嚴格,但畝產高啊,幾乎是普通水稻的1.5倍;收購價居然還是普通水稻的3倍有余,再加上稻田養鴨的收入……那些當初不肯加入合作社的農民悔得腸子都青了。
嘉谷當然不是有錢燒的。
“茶香稻”的種植要求本來就高,如果沒有巨額收益,肯定會打擊到農民的積極性。
如今嘉谷開出了3倍于普通稻谷的收購價,充分保障了合作社社員的收益。可以想象,明年在普誠縣全面推廣“茶香稻”的種植,將是何等的受歡迎。
作為“靈植”,“茶香稻”從秸稈到米糠,就沒有一絲一毫是多余的。
秸稈被全部回收起來,運到養豬場,經加工后,變為青儲飼料,是豬寶寶們的最愛——即使是秸稈,也蘊含著淡淡的靈氣,品質之優越,連牧草都比不上。
為將“茶香稻”更好地保存儲藏,嘉谷將收購的儲糧倉進行了現代化改造,防潮隔熱躲光,保障水稻達到最佳儲藏保鮮效果。
從普誠縣收購的兩家糧油加工廠被整合成一家新廠,引進瑞士布勒的國際先進生產線,出米率能達到70%,大大提高了大米的生產加工質量標準。
今年嘉谷合計收獲“茶香稻”稻谷23萬噸,預計加工得到大米16萬噸。
這點產量,如果是普通的水稻,簡直是不值一提。
但作為嘉谷在大米領域的高端戰略支點,“茶香稻”必須在高端大米市場構建充分的“霸權和統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