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即使外資集團想進入國內大豆壓榨行業,也要讓他們付出更大的代價。
一時間,原本心思浮動的大豆壓榨業,穩住了心神,坐看嘉谷攪局,順便看看外資集團的熱鬧。
……
外資集團一時確實是猝不及防。
想謀取大豆業最高額的利潤,就要上下通吃,不放過產供銷鏈條上任何一個環節。
這些大型跨國公司滲入新市場的一個重要策略,就是擠占當地的大豆加工市場。掌握了加工環節,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鎖定進貨來自他們自身。
中國是大豆消費的最大市場,自然對其窺探已久。
他們跨國集團與國家聯手,制造了一場“大豆危機”,就是為了擊垮中方本土加工勢力。
果不其然,被他們引誘掉進坑里的中方大豆壓榨企業,遭遇了嚴重困境,幾乎要全軍覆沒。
為了能撿到更多便宜,他們一邊步步緊逼,壓迫中方采購商使得其無法喘過氣來;一邊旁觀危機的發酵,草擬收購清單,一直等到中方大豆壓榨企業只剩最后一口氣,才出手。
這是段好日子啊!原本需要3000萬美元的壓榨廠,如今可能只要1000萬就能打包買走,以前讓他們垂涎的中方市場徹底敞開了大門!
雖然中方的壓榨廠商依然梗著脖子不肯認輸,但他們毫不擔心,現在的局勢就像是多米諾骨牌,只要倒下了一家,后面的就陸續有來了,但沒想到……突然蹦出了一個攪局者。
幾家跨國集團代表再次聚首,商討如何面對中方如今的局勢。
跨國集團的能量是巨大的,從嘉谷跳出來到現在,短時間內就基本摸清了嘉谷的底細,很明顯的,在美的“刺客”對沖基金就最先進入了他們的眼簾。
邦吉的代表就看著“刺客”對沖基金的資料,輕笑著說道:“還別說,這個對沖基金的這一**作,還挺驚艷的,你看它在這次的大豆危機中,至少獲得了2億美元的收益,相當厲害了。”
嘉吉代表面無表情:“再厲害也是個小蝦米,雖然這個小蝦米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
“那又怎樣?我知道這個嘉谷有點實力,但面對我們的聯合,簡直是不自量力,最可恨的地方不過在于其哄抬了收購價而已。”
ADM代表最是煩躁,事先看好的目標就這樣直接被嘉谷截胡了,要說最恨嘉谷的,非他莫屬了。反正他是記住了嘉谷這家公司,在中國不好說,但在美國的“刺客”基金,找到機會肯定要坑他一把。
原本能趁著中方大豆加工業全行業虛弱的時機,低成本擴張,現在好了,有了競爭者,少不得要加大投入了。
嘉吉代表保持面無表情:“攪局者而已,其實我看這嘉谷的實力終究有限,只要我們穩得住,拖上一段時間,看不到希望的企業還不是排隊投降嗎?”
邦吉的代表搖搖頭,他看完嘉谷的資料,反而對嘉谷引起了很大興趣:“你們不覺得這家公司很有投資價值嗎?要資產有資產,要產品有產品……打打殺殺多不好啊,要是能把這家公司拿下來,一切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