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我只看好國糧集團,在國家的扶持下,應該能有一戰之力。”齊政最后說道,雖然也只是一戰之力,想要反攻倒算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
但這也算是我們的國家特色了,雖然一再被外國帶著有色眼鏡污蔑,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至少保證了我們不會在某個領域全軍覆沒。
至此,田仁里看著齊政畫的密密麻麻的勢力分布圖和貿易路線圖,再也笑不出來了。
他一臉凝重。
國內在國糧集團提出“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之前,雖然知道國際糧商很強大,但從沒有全面地直觀地體會到國際糧商強大到什么程度。
他毫不懷疑齊政會夸大跨國公司的實力——要說國內最了解他們實力的,肯定是在美國大豆期貨市場上有驕人戰績的嘉谷了。
因此他也更能理解齊政為什么會說“要多準備幾條后路了”,命根子被別人攥在手里,即使是自己也不可能會安心的。
扶持國產大豆,確實刻不容緩。
……
站在松嫩平原的九三墾區——這里是被稱為“中國綠色大豆之都”的國有農場的高坡上,眺望遠方,遼闊茂盛的“大豆海洋”與湛藍的天空被地平線分割,半人多高的大豆翻動著綠浪,預示著今年很可能會有一個好收成。
現在大豆已進入夏管期,田地里的農活并不多,但田仁里有空還是時常來田里看看。“每次看到要豐收的大豆,都會覺得有種滿足感。”
“前幾天連著下了幾場大雨,幸虧影響不大。”田仁里帶著齊政,介紹著這個農場的情況,“今年整體上風調雨順,應該是個豐收年。”
田仁里告訴齊政,這個農場已經實現了初步的機械化種植與統一管理,畝產預計達200公斤。未來的目標是要將農業機械化率提升到95%以上,要從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防治到收獲,全部實現機械化。
位于黑省西部、地處世界四大黑土地帶之一的九三墾區是黑省最重要的大豆產地之一。其大豆總產量萬噸,相當于黑省大豆總產量的7%,全國總產量的3%。
大豆對資本的最大誘惑在于它適合于資本密集地大規模栽培。不管是在我國東北,還是在其它地方,到大豆產地看到的往往是一望無際的大田作業。
“我們東北是個好地方啊,面積遼闊,土地肥沃。黑土地更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得天獨厚的寶藏,所謂‘一兩土二兩油’,太適合作為中華大糧倉了。”田仁里自豪地說道。
據田仁里介紹,在這塊肥沃的黑土地上,國產大豆平均畝產距離美國大豆的畝產差距已經不大,“我們的大豆不比美國大豆差。”
“當然,雖然國有農場可通過大規模、標準化的種植實現高畝產,但普通農戶的大豆種植水平卻是千差萬別。”田仁里無奈地面對現實,“由于目前農戶種植的大豆品種不同、品質不一,混種混收現象嚴重,導致國產大豆的整體品質偏低。”
A品種大豆出油率高,B品種大豆蛋白質含量高,但兩種大豆混合種植、混合收獲,就會導致大豆的出油率和蛋白質含量都不行。
“要實現高產、高品質,還需要突破多種因素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