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嘛,這種好東西,誰用誰知道。
……
第二天開展,經過一天的發酵,嘉谷的展區人氣更加旺盛,銷售持續火爆。
為此嘉谷不得不從公司抽調人手過來幫忙,一邊滿足游客的需求,一邊不停地補貨。
至于大客商,展臺這邊已經坐不下了,嘉谷已經安排他們到展館的會議廳坐下,就由張澤宏和戰略公關部的一群人分別陪同,并且了解一些他們的需求。
會議廳內,坐滿了來自各地的客商。
有被美食征服后,立刻就殺奔了過來的;有被展臺前的人氣吸引過來的;有想買成品的,也有想采購原料的……會議廳內,很快就像是菜市場一樣繁鬧,至少有十個人,操著三四種語言,喊著:我全包了!
偏偏嘉谷產能有限,也沒有先來后到的道理,公關部一群人只好陪笑,沒一會兒的功夫,張澤宏先受不了了,出來透氣,就看到同樣溜出來的齊政。
兩人相視一笑,張澤宏無奈地道:“款爺太多了,一時都受不起了。”
“是產量太低了!”齊政深呼吸,吐出一口濁氣,道:“以前靠我們自己開拓市場時,還怕產量消化不了。但碰上這種全國性甚至是國際性的交易會時,人家還真不怕你價格高,只要是好東西,大家都想要。以我們現在的產能,別說是外國采購商了,咱國內的企業都能包圓了。”
“參展前還擔心價格高,國人消費不起,結果,真是不出門不知富人之多啊!”張澤宏感慨道。
以國內的經濟縱深,雖然富人多集中在一線城市,但二三線城市的高端消費市場也是一直存在的。嘉谷的高端農產品,真要說起來,消費得起的群體絕對不小。
只是如果僅靠嘉谷以一己之力開拓市場,投資巨大不說,沒有大大幾年的時間,攤子根本鋪不開全國。
而這種農業交易會最重大的意義就在于,一頭連接生產者,一頭直接連接市場。
一方面,成千上萬的優質農產品通過博覽會找到了通往廣闊市場的可靠路徑;另一方面,在市場中尋尋覓覓的采購商也以博覽會收獲了更多信得過的農產品。更多優質的農產品打破了地域束縛,加速走上各地消費者的餐桌。
多少參展企業就是通過博覽會打開了占領新市場的大門——很多農企,在這種博覽會上得到的訂單,甚至占了全年銷售量的90%以上。
不虛此行,是嘉谷第一次參加春城農博會的最大感受。
現在客商們流露的采購意向中,百萬級的采購已經算是小單了,千萬級的采購才是大頭,上億級別的采購意向也有幾家……岷省參展團團長聞訊趕來,看到擠滿了采購商的會議廳,已經是笑得見牙不見眼了。
當然,有意向不代表著最終簽約,但嘉谷無疑是面對著一個幸福的煩惱:產能不足,采購意向太強烈,要合理分配以照顧到采購商的情緒。
畢竟,就算這一次沒有達成合作,但山不轉水轉,這些都是嘉谷以后潛在的客戶,不能得罪死了。
這種時候,可以說訂單金額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打響嘉谷的名聲,打開全國市場的銷路,注意挑選可靠的合作商,才是最重要的。
齊政想了想,對張澤宏說道:“先談著吧,這才是第二天,太早簽合同對我們不是好事。不過要注意談判策略,既要吊著胃口,但又不能玩脫了,加油吧小伙子,我看好你!”
張澤宏想起里面嗷嗷直叫簽約的客商,只能暗自苦笑兩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