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里外外算起來,不知道省下多少錢,創造多少價值!
當然,小城市的公司要想做起來,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一般的基礎設施如電力、交通、通信等硬件要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各種公共服務要到位,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治、教育、醫療三大塊。
畢竟,環境好不能當飯吃,對大多數人來講,接受小地方的一個前提條件是既能賺到錢,也能比較舒服地生活。
拜之前的“工業立市”所賜,給安市留下了不錯的底子,基礎設施相當完善;教育醫療等服務因為地處長三角腹地,接受一線大城市的資源外溢,也稱得上是良好。
各方綜合下來,最終嘉谷管理層得出共識——安市列入重點考察范圍,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一切看安市能給出多少優惠政策和扶持再決定。
安市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誠意!
除了土地出讓方面的優惠上,安市政府還為嘉谷考察團提供“保姆式”服務,安排專人陪同考察團去了全市各地考察,積極推介農業資源。
市府同時開通生態農業經營項目快捷服務綠色通道,以項目審批一條龍服務為目標,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政府引導金融資本和重點項目投向“三農”,承諾為嘉谷體系的生產配套企業提供金融上的優惠政策。
同時邀請嘉谷共同開發安市的旅游資源,打造優質休閑旅游項目……
安市決策層甚至放言,“除了安市不能改名叫嘉谷,我們所有的資源都能跟嘉谷合作開發!”
這種尊重和決心,在嘉谷的總部進駐地候選對象中,尤為突出。
經過多輪的考察和投票決定,嘉谷管理層最終決定將總部落地長三角腹地的安市,在新城區拿下了一塊七十余萬平方米的地塊作為集團總部和實驗室建設用地——這也是嘉谷不選擇一線大城市的原因之一,這么大的地塊,在一線城市中心想要拿下來,先不說有沒有這么大面積的地塊,就算有,也是開出天價。
齊政可不想建一棟緊巴巴的大廈作為總部,作為一家有理想有追求的農企,當然要建設一個園林式的集團總部,花園式辦公什么的。最好遠看像森林公園,近看又是現代化的寫字樓,檔次感十足。
對此,王昱業就調侃道:“這就要看你小女友的本事了,我可是要說好的啊,你可不能因為設計師是你女友就放松要求啊,這么多人可看著呢。”
齊政撇撇嘴:“拉倒吧,最終設計方案還不是要大家投票表決才能確定?說得好像我會一言而決似的。再說了,我是那種假公濟私的人嗎?”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