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無極陣”依次發動,引導卡特里娜颶風橫掃墨西哥灣的石油鉆井平臺,同時不斷加壓,颶風的能量不斷疊加。
一連串的壞消息傳來,即使是美國政府和國際能源機構向市場投放戰略儲備石油,也無法抑制油價的上漲了。
開盤后,油價在短暫的停頓后,劃出了一條漂亮的上行曲線。
此時的刺客基金,已經入手了4000多萬桶的原油多單,穩坐釣魚臺,笑看風云起!
卡特里娜颶風將墨西哥灣內的多個石油鉆井平臺掃蕩一空后,逼近得克薩斯州的海岸。
得克薩斯州發出預警,經歷過新奧爾良的悲劇后,民眾早早地開始大規模撤離。
但是,人可以走,基礎設施走不了。
齊政的目標,也不是美國人,而是石油基礎設施,以及美國石油儲備體系設施!
你不是要釋放戰略儲備油嗎?我就針對你這一點。
美國的戰略儲備石油大約有6.4億桶,這些石油藏在哪里?
儲存在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地下的鹽穴中。
美國能源部在靠近石油產地,得克薩斯和路易斯安那兩州的墨西哥灣沿海尋找到4個得天獨厚的儲備點,將當地數以百計的巨大鹽洞改造成戰略油庫,先向洞中灌入淡水溶解鹽層,隨后注入大量原油。
這些天然“儲油罐”每個直徑數百米,最深可達3000米以上,不但能夠有效防范軍事打擊,而且洞中巨大落差形成的溫差能促使原油在洞內不停流動,從而不會沉淀變質。
而且,這些儲備點臨近碼頭,又距大型煉廠不遠,還有發達的管道設施可以快捷地把儲油傳輸到用戶手中。
墨西哥海灣有美國21家大型煉廠,還有便于供油品運輸的油罐、管道、駁船和碼頭。美國石油儲備體系除與海灣的煉廠相連外,還通過這些設施與中部和中西部的28個煉廠相連。
而之所以選擇緊靠企業,就是為了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前面美國總統宣布釋放戰略儲備油,就是這樣依靠煉油區的設施進行輸出。
而現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管理人員,只能嘴里發苦地一邊撤離,一邊看著狂暴的卡特里娜颶風快速逼近停工的墨西哥海灣煉油區。
重整旗鼓后在墨西哥灣海岸肆掠的卡特里娜颶風,其時速已然達到300公里。
時速300公里,堪比超高速的高鐵了,想象一下,一輛超高速高鐵在城市里橫沖直撞是個怎樣的一幅場景?
這是大自然最致命的咆哮!
在幾十分鐘內推進的颶風和形成雷暴雨所釋放的能量,加起來比全球所有的發電廠產生的能量總和,還要多。
跟大自然力量比起來,人類的力量簡直是太渺小了。
在得克薩斯州海岸登陸的卡特里娜颶風,像一個巨大的鞭子狠狠地抽在了靠近海灣的煉油區上,一片狼藉。
煉廠像紙糊一樣被輕易摧毀;供油品運輸的油罐、管道、駁船等設施像玩具一樣被吹飛;碼頭在風暴潮的沖擊下,變成一片汪洋……
美國政府跳樓的心思都有了。
得克薩斯州的煉油廠被摧毀殆盡,再加上前一輪被破壞的路易斯安那州的煉油廠,美國煉油總能力直降三分一;最關鍵的是,基礎設施同樣被橫掃一空——戰略儲備油深藏地下,確實無法破壞,但是現在想釋放也無法釋放出來了呀!
原油價格在飆升!
汽油價格同樣在飆升!
而美國政府看著卡特里娜颶風狂飆過后廢墟一樣的城市,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