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潘華被齊政約見之時,他剛剛聽完眾盛資本開出的收購條件。
看上去,眾盛資本對他手中的永惠超市股份勢在必得,愿意付出50%的溢價收購,這對于打算重新創業的自己來說,極具吸引力。
如果不是考慮到還有嘉谷的競爭,弄不好他都一口答應下來了。
不過另一方面,考慮到眾盛資本的資本操控本性,他也對其介入永惠超市的運營抱有疑慮——雖然打定主意和永惠超市分道揚鑣了,但是感情尚在,總不至于故意為永惠超市留下一個隱患。
老實講,如果開價相差不大,他更傾向于與嘉谷合作,因為嘉谷是切切實實做實業的,自己創立社區生鮮超市說不準還要得到嘉谷的助力。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第二輪跟他談判的,竟然是嘉谷的董事長齊政。
潘華看著年輕而氣勢隱現的齊政,心里感慨萬分。
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雖然在岷省行事低調,但在本省的商界,關注他的人著實不少。
他一手創立的嘉谷集團,短短幾年,就跟火箭一般躥升,已經是省內屈指可數的民營企業大鱷。
之前,嘉谷集團專注于深耕土地和高端農產品的生產,在大眾市場上名聲不顯;但從今年起,嘉谷集團通過超女營銷、推出面向普通市場的嘉谷大米和食用油品牌,開始聲名鵲起。
作為生鮮運營的行家,潘華對本省農企一直極為關注。嘉谷的業務橫跨農業生產、食品加工、糧油貿易,經營范圍更是早就跨出了岷省,遍及東南沿海、東北和西北,而這個龐然大物還在以極快的速度擴張,這不,從嘉谷對他手頭上的永惠超市股份的興趣,就可以看出其對零售終端的野心。
雖然嘉谷沒有公布年度收入,但潘華估計,嘉谷集團去年收入肯定已經超過百億,今年更進一層,進入國內500強榜單肯定不是問題。
事實上,如果不是低調,潘華覺得嘉谷去年就應該榜上有名了。
這樣一家體量足以碾壓永惠超市的企業,其董事長會親自約見自己,潘華都覺得意外至極。
“看來嘉谷對永惠超市很看重啊,我手中的股份可以賣個好價錢了。”潘華半開玩笑地試探著。
齊政則搖搖頭:“嘉谷對永惠超市看重是不假,但這點股份還不值得我親自出馬,而且我也不打算加價。”
潘華聽了這個意外的回答,張了張嘴,卻沒有說出話來,他相信齊政不會是專程過來消遣他的。
齊政平靜地說道:“永惠超市的生鮮模式,與我們嘉谷的業務互補性極強,如果能合作當然最好。但是,我也聽說了永惠管理層之間的矛盾。”
潘華微微苦笑:“沒有矛盾了,我這已經是打算徹底退出永惠超市了,我的發展觀點沒有人認可,勉強也沒有好結果,只能退出來另起爐灶了。”
“誰說沒有人認可?再說了,為什么一定要退出永惠超市?”齊政反問。
潘華心神一動,看向齊政。
“你和張總兩兄弟的分歧我知道,坦白來說,張總的‘主打生鮮銷售,定位全品類’模式相對成熟;但你的社區生鮮專營模式也不是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