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分權決策體系,也是嘉谷集團開始推行的管理模式。
而溫氏通過養雞的經歷,已經鍛煉出成熟的體系——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呼叫炮火,前臺有權靈活地調動后臺資源對業務進行支持。
這不僅需要扎實的經驗技術,更需要高度的責任感,大家持股當老板綁在一起,每個基層員工都像一支隊伍,有人企合一的氣質,才能爆發驚人的戰斗力——無怪乎溫氏被稱為養殖業的“華為”,在農業領域上具有這樣的氣度的,獨此一家。
“我們嘉谷農牧也是有自己的優勢的。”齊政也不能滅自己志氣。
嘉谷農牧的模式,直白說,就是工業化養豬,所有環節一手包辦。
這樣做好處自然很多,比如完整產業鏈利于產品質量控制、利于疫病防控、作業標準化、規模化。
“嘉谷農牧由大股東絕對控股。通過運作良好的生產型工業化組織,降低基層員工數量,并且只需基層按照流程、標準堅決地執行,同樣戰斗力不俗!”
“坦白說,兩種模式沒有孰優孰劣之分,要想與豬共舞,都要扎扎實實做好事情,風口一來,才真的是養豬也能飛起來。”齊政笑著道。
李東亮點頭稱是。
齊政沒有說出口的是,嘉谷農牧除了有靈陣的開掛,還有自己超前的眼光,什么時候才是風口對他來說,根本就是單向透明的。
現在無疑就是一個風口了。
齊政提醒李東亮說道:“還記得我們之前賺得那筆快錢嗎?”
李東亮來了精神:“你是說……”
“結合若隱若現的豬瘟疫情,在育種供給端的機會又出現了,這次機會更大。”齊政說道。
齊政知道,在這輪從今年底到明年初的豬瘟疫情中,能繁母豬和仔豬受到的傷害是最直接最嚴重的。
母豬的存欄水平最為關鍵,能繁母豬的數量多少對豬價漲跌的影響占絕對地位。
疫情過后,面對養殖戶旺盛的補欄需求,母豬和仔豬的價格不可同日而語,仔豬的價格更是比現在翻了十倍不止。
生豬產業鏈利潤也遵循“微笑曲線”理論,從養殖、屠宰再到零售,其利潤最高的環節在于生豬直接銷售和制成豬肉產品零售,生豬屠宰環節的利潤最低。
生豬直接銷售中,種豬利潤又遠高于商品豬。
祖代母豬凈利潤能達到1000元以上/頭;而商品豬目前售價都達不到1000元/頭,差距就是這么明顯。
風口上的豬好賺,風口上的母豬和仔豬更好賺。
“嘉谷農牧本身的育種不是滿足不了新建養豬場的需求嗎?趁著現在市面上的母豬和仔豬還便宜到不行的時候,抓緊收購一批能繁母豬和仔豬,后面無論是自養,還是外銷,都能獲利匪淺。”齊政指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