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自家的牧場,嘉谷乳業的楊業真的是恨不得能夠按“Ctrl+C”復制鍵再按“Ctrl+V”粘貼,以便讓牧場遍地開花。
現在國內的乳業市場穩定持續增長,嘉谷乳業的發展更是迅猛。
但與其他乳企能通過爭奪各地奶源,實現快速擴張不同;嘉谷乳業在齊政的要求下,只能埋頭自建奶源,一步一個臺階地擴張。
自建奶源當然是正確的做法,有利于在品控上做到極致——嘉谷乳業之所以能這么快打開局面,品質上做到極致的乳制品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奶源的增長跟不上嘉谷乳業的需求增長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楊業。
“第四和第五個萬頭牧場快要建設完畢了,明年嘉谷乳業的原料匱乏問題將得到極大的改善。”齊政對此安慰道。
楊業絲毫沒有覺得安心:“我看難。牧場建成后也不是馬上就能產奶的。更何況,明年嘉谷乳業的發展勢頭估計絲毫不減,牧場的產出能不能滿足新增的需求都是一個問題。原奶的產能短缺狀況,我估計在后面很多年里都很難有太大的改善。”
楊業的這番話,既有對原奶匱乏的擔憂,也有對嘉谷乳業發展的強烈信心。
齊政的信心當然只會更充足。
用不了多久,國內乳業風云變幻。在行業地震中,以嘉谷乳業的全產業鏈掌控模式,發展勢頭不但不會中斷,反而很可能會迎來大爆發。
那時,嘉谷農牧的牧場產能,再翻幾番估計都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但是牧場就是這樣,尤其是萬頭牧場,投入巨大不說,還需要一草一木地建設,如果效率低點,從選址到出奶花費兩三年時間一點都不奇怪。
靈陣能加速牧場的建設,但終究不能憑空變出一個牧場。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楊業情緒高昂地向齊政匯報道:“我們實驗室培育的新一代紫花苜蓿,結果真的是令人振奮……”
……
岷省與江南省的交界處,嘉谷的第一個大型牧場。
這是三個已建成的萬頭牧場中配套設施最完善的一個牧場。
昔日荒蕪的鹽堿地,經過幾年的持續治理,已經變成了萬頃良田。
海邊,茂密的海防林如同一道綠色城墻一般,牢牢地保護好背后的牧場免受暴風海浪的侵襲;超過十萬畝的草場一片翠綠,如同一張厚厚的地毯鋪設在藍天白云之下。
嘉谷牧場的周圍一般都建設有配套草場,實現種養結合;但其他兩個已建成的萬頭牧場,配套的草場無法滿足牧場草料所需,還要從美國運回來的牧草補充。
唯有這個牧場,因為配套種植面積近二十萬畝,不但種植紫花苜宿,還種植了玉米,基本實現了飼料的自給自足。
同時這邊還是嘉谷實驗室的牧草培育基地,以及嘉谷乳業最先進的牛奶檢測實驗室所在地。
齊政和楊業兩人首先參觀了草場。
“這邊種植的都是新一代的紫花苜宿,按照實驗室檢測,它的營養價值、生長速度遠比普通的苜蓿以及其他牧草要高得多,這也就意味著嘉谷牧場單位面積所能承載的奶牛數量將會有所提升。”楊業看著郁郁蔥蔥的牧草,滿心喜悅地介紹道。
對于一個從養牛起步的乳業界專業人士來說,雖然牧場劃歸嘉谷農牧管理,但牧場所取得的每一分進步,他都感同身受。
所謂“新一代的紫花苜宿”,就是由實驗室精心挑選培育,經過靈陣幾年的滋潤后,終于發生了“進化”的紫花苜宿品種。
正如楊業所說,它的生長速度更快,營養價值也更高。當然,生產管理上也要更精細。
在牧場領域之中,養牛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養牧草,只有種出頂級的牧草,才能培育出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