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幾個標簽成了新聞和網上的熱門詞。
相關報道一出,誰都擋不住國人對齊政這個傳奇青年巨富的興趣了。
都市類媒體挖掘齊政,主要介紹他的年齡、出身、未婚,大學畢業就回鄉創業,帶領家鄉發展致富,突出他經歷的“傳奇性”。
財經類媒體挖掘齊政,主要介紹他的嘉谷集團,旗下的幾大子公司,分析它們的市場前景、上市前景,突出他年輕有為。
而一些喉舌媒體則主要挖掘齊政的“代表性意義”,他們認為齊政代表了中國新生代的成長,認為以齊政為代表的新生代,有想法、有魄力、有見識、有能力……這些新生代抓住了國家發展的時代機遇,即使在農業這樣的傳統領域,也能成為弄潮的驕子!
報紙上各種整版,網絡上各種頭條。
報道剛出的時候,網上好些人眾口一詞地懷疑齊政肯定是“X二代”或“X三代”。
但隨后,懷疑都被推翻了。
齊政是真得不能再真的白手起家“富一代”。
隨著媒體的深入采訪,齊政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都被挖了出來。
N多證據可以證明,創業前齊政的家庭條件很普通。當然,如果村長也算官的話,齊政勉強稱得上是“官二代”——但很顯然,這不過是一個笑話。
媒體濃墨重彩地介紹了齊政畢業后回鄉創業的經歷:通過特種養殖以及推廣種植優質水稻(仙茗大米),不僅自己發家起步,甚至在他的家鄉打造了產值數百億的仙茗大米產業,造福一方。
于是,對齊政能有今日的成就,九成的人信服了。
多好的小伙子啊,創業不忘家鄉父老,關鍵是他不但成功了,還取得了大大的成功。
他不是傳奇,誰是傳奇?
……
齊政在西北的達拉特旗埋頭種草,因為通信不便,等王昱業聯系上齊政的時候,他的身份已經曝光得七七八八了。
齊政剛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還一臉懵圈。
但反應過來后,聽到電話里的王昱業問需不需要集團的公關部做點什么的時候,齊政拒絕了。
考慮到嘉谷體系的急速擴張,嘉谷的名氣越來越大,曝光其實是遲早的事情。
之前外界沒有注意到嘉谷體系,一是因為嘉谷所從事的行業本就不是什么高光行業,二是因為嘉谷發展太快,還沒等外界反應過來就迅速崛起了。
如果是在未來的智能手機時代,齊政估計嘉谷早就曝光了。
除了沒人見得到的靈陣,齊政覺得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曝光就曝光了唄。
囑咐王昱業關注輿論走向后,齊政就掛了電話,抬頭迎向刺眼的陽光,瞇起了眼:只是,低調的日子,估計一去不復返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