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一爆發,不但是嘉谷的機會,更是我國的國運。”齊政如是道。
如果有人問齊政,中國為什么能崛起得這么快?
縱觀前后二十年的齊政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因為我們的國運來了,該我們發展起來了。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句話說的是運氣對個人命運的影響——運氣來了,老天爺都在幫你;運氣不順,就是蓋世英雄也是悲催的結局。
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
國運來了,一個國家就蒸蒸日上,生機勃勃;國運去了,國家就日薄西山,迅速衰亡。
別說齊政迷信,歷史就是這樣的離奇。
80年代不必多說,有蘇聯頂在前頭,我們和歐美進入了一段蜜月期,為經濟轉型打好了基礎。
90年代,蘇聯解體、東歐變色,眼看著我們就要獨自承受老美的戰略壓力了,老薩跳了出來。
老美倒是打了一場漂亮的伊拉克戰爭,震懾了全世界,但也導致了自己野心膨脹。整個九十年代,老美加大了對全球與地區事務的干涉力度,把自己的戰略資源胡椒面一樣全球亂撒——包括對波黑、索馬里、海地等地區事務的干涉,實施北約東擴,發動科索沃戰爭。
而我們則拼命韜光養晦——九十年代因為少報GDP就被世界銀行查處了2次;同時竭力避免與老美發生沖突——銀河號事件,我們忍了;臺海危機,我們咬著牙撐過去了;大使館被炸,我們再次忍耐……
忍了足足十年啊,也得到了整整十年的戰略發展時間。十年間,我們的GDP從1.8萬億增長道10萬億,全球排名第六。
回望這段屈辱的歷史,齊政都不禁在想,如果我們沒能忍住,又會是怎樣一個形勢呢?
但毫無疑問,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引起了老美的警覺。
世紀初,發生了南海撞機事件。這次忍也沒用了,老美正式提出重返亞太戰略——其戰略重心眼看就要向亞洲轉移。
接下來的事情眾所皆知,全世界幾十億人通過電視畫面目瞪口呆看著兩架波音飛機狠狠地撞在世貿大廈雙子塔上。
啥是國運?
這就是!
國際局勢發生巨變,我們順利加入了世貿,老美則傾舉國之力在阿富汗、在伊拉克大打出手。
“但形勢在去年再次發生改變。老薩被干掉了,窮途末路的小登登也已經不再是老美的威脅了。這一年老美再次把注意力轉向了我們。”
“無他,因為我們發展太快了!”
“去年我們的GDP增長達到10.4%,相比2000年,GDP再翻一倍達到21.7萬億人民幣,出口躍居世界第三,對美貿易順差達到1442億美元。我國迅猛增長的勢頭讓老美感到嚴重的威脅。”
姜平接話道:“去年,老美參議院通過一項決議,這項決議要求人民幣當年必須‘明顯升值’,否則就將對我國商品加征27.5%的關稅!期間,兩國進行了第一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其實所謂的‘對話’就是美方單方面強硬要求人民幣必須快速升值。”
齊政攤手說道:“但我們必須忍耐,不是嗎?如果去年我們和老美爆發貿易戰,那我們必將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