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蘇北海域外。
蘇省海洋局海洋學家姚建益風塵仆仆而來。
姚建益多年來一直從事海洋生物生態研究。去年,在我國南黃海局部海域首次觀察到大型綠藻形成的綠潮現象,但規模不大、影響區域較小,沿海地區共處理綠藻不過6000噸。不過他不敢怠慢,此后做了大量研究滸苔的實驗。
在他的研究中,蘇北沿海大量陸源輸入造成的近海營養鹽持續增加,為綠潮大規模爆發提供了營養物質基礎。同時,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滸苔復雜多樣的繁殖方式、較強的光合固碳效率和營養鹽吸收能力,使其在黃海特定的溫鹽和光照條件下呈現出極強的生存競爭優勢——也就是說,綠潮大規模爆發的風險極高。
因此他在聽到嘉谷開展滸苔養殖項目后,馬不停蹄地趕來了。
又幾經輾轉,終于坐船來到了嘉谷“海洋牧場”所在海域。
這已經是較為遠離海岸的海域了。上萬畝的海域,遠遠望去,一排排養殖的塑料浮球隨波飄蕩,清澈的海洋下,草綠色的滸苔翩翩起舞,恍若一片海上“草原”。
姚建益來的正是時候,今春光照比較充足,溫度適宜,滸苔長勢喜人,正在迎來一波大豐收。
在海上,嘉谷雇傭的漁民們利用大型機動船,把成熟的滸苔從海上養殖區打撈回來。遼闊的海面上,養殖區內阡陌縱橫,動力強大的拖船拖拉著十幾只滿載滸苔的小船,在海中犁開了數道浪花,引來了鷗鳥的追逐,盤旋……
齊政和陳建章都在現場,視察滸苔的收割。
現場本來就有海洋局的其他人員在監察環境,經介紹后,姚建益很快就跟齊政和陳建章搭上話了。
“實際上,近年來海藻食品市場需求增長較為強勁,但目前幾乎沒有優質產品應用于海藻飼料、海藻肥和海藻多糖加工。滸苔作為一種非養殖來源的海藻資源化利用種類,本就具有良好的原料替代性和補充性。我們嘉谷的滸苔養殖項目,也算是首開先河了。”陳建章介紹道。
姚建益當然知道嘉谷的大名,甚至陳建章也不是無名之輩,但是他心里存著一些擔憂,沒好氣地反駁道:“經濟開發歸經濟開發,但你們有沒有想過,養殖的滸苔可能會因此成為綠潮爆發的源頭?”
他甚至是有些氣憤的。
雖然截至目前,滸苔綠潮早期起源仍存在一些科學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冬春季定生滸苔的來源仍不清楚,種源發生及其生物學存活機制仍不明確……但他也有了一些研究,比如黃海漂浮滸苔來源的載體很可能就是蘇北淺灘的紫菜養殖筏架。
去年的滸苔綠潮雖然規模不大,但已經是一個警兆了。參考近年來大規模爆發的“赤潮”,一旦爆發,分布面積可能達數萬平方公里,在如此廣闊的海域進行全線打撈幾乎是一項無法完成的任務。因此,滸苔綠潮的源頭防控是必由之路。
他還想著建議政府在蘇北的紫菜采收季之后,對清理紫菜養殖筏架上的滸苔幼體做出要求……現在好了,居然有人直接大規模養殖滸苔,這不是火上添油嗎?
齊政和陳建章聞言相視一笑。
陳建章微笑著解釋道:“我們養殖的這種滸苔,其實是變異品種。它的自體繁殖是可控的。”
“嗯?”姚建益驚詫地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