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益驚嘆:“真沒想到……”
嘉谷建立的第一個萬頭牧場,就是引進一批耐鹽堿的紫花苜宿品種,在改良后的鹽堿地上種植。其后通過靈陣的潤澤和實驗室進一步的培育、馴化、篩選與研究,才得到了這種在重度鹽堿地都能生長的“吃鹽”牧草。
“我們在研究這些‘吃鹽牧草’時發現,它們非常有意思。‘吃鹽牧草’不僅可以綠化鹽堿地,改良土質,還成為養殖牲畜最好的飼料。”陳建章笑著說道。
這些“吃鹽牧草”不僅長得很好,更讓陳建章他們高興的是,牛羊都特別喜歡吃這個草。因為草里含有大量的鹽分,養牛養羊都不用專門給它們喂鹽了。
“那海藻肥的作用……”
陳建章說道:“要不怎么說海藻肥和這‘吃鹽牧草’是絕配呢?”
“一方面,海藻肥中的酚類多聚物與甜菜堿,調節牧草細胞液及葉綠體的滲透壓,保護一系列酶在牧草受鹽堿、旱、寒等傷害的細胞內轉化為活躍的抵抗性化學物質,增強對鹽堿地的適應性。”
“另一方面,海藻肥中的特殊成份海藻多糖能螯合土壤膠粒上的鹽離子,增加土壤通透性,在灌溉水作用下,土層鹽分離子更容易被徑流排出或淋洗更深層土壤,實現了表層的快速淡化。”
“這塊試驗田就是這樣將兩者搭配起來,實現鹽堿廢棄荒地當年改良、當年種植、當年高產,同時將鹽堿地里的鹽分吸收出來,從而達到鹽堿地變良田的現實。”
“只需一兩年,地里的鹽堿含量即降低到可以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的程度,即使不再種植‘吃鹽牧草’,種植水稻也能實現高產、穩產,繼續施用海藻有機肥,則可逐年增產、穩產……”
姚建益咂咂嘴,衷心贊嘆道:“了不起的成果!你們也很了不起!”
作為蘇省人,他還不知道嗎?單單在本省的海濱區域,就有數百萬公頃鹽堿地,一旦能通過種植嘉谷的“吃鹽牧草”和施用海藻肥,改良為適合種植經濟和糧食作物的良田,在如今耕地日益減少的背景下,該是多么的鼓舞人心啊!
對此,陳建章說道:“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方關注到‘吃鹽牧草’了,這讓我們更加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蘇省政府也愿意拿出大片鹽堿地與我們進行合作,希望我們改造白白浪費的鹽堿地,讓它們變為千里沃田。”
“‘吃鹽牧草’新品種培育、種植及技術推廣還好說,現在就等著海藻肥的規模生產了。”
姚建益略作思考,主動開口道:“我在滸苔上多少有些研究,不知道能不能與嘉谷進行合作呢?”
陳建章大喜:“當然,歡迎至極!”
他費了這么多心思接待姚建益是為了什么?不就為了這點嗎?嘉谷體系內海洋方面的人才短缺,雖然在變異滸苔的培育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后續優化其增養殖技術與模式、為海洋牧場的藻場建設打造成熟的技術體系,還力有未逮。
姚建益是知名海洋學家,他的加入合作,能充分發揮對嘉谷海洋牧場的支撐作用。
姚建益真切感受到陳建章的歡迎之情,也心情大好。
但他瞬即意識到一個問題:“海藻馴化和養殖上我有點心得,但我記得變異滸苔的繁殖誘導是需要紅豆杉提取物吧?這可有點奢侈啊,嘉谷能保證紅豆杉提取物的供應嗎?”
陳建章輕松一笑:“放心,我們集團已經啟動紅豆杉的基地建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