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造福世人,生產出紫杉醇至少還要幾年,是屬于長期項目;齊政現在更關注的是“短平快”項目。
林木生長周期長,效益回報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因此,無論是銀行貸款,還是社會融資都不容易。
紅豆杉是珍貴樹種,想要真正推廣紅豆杉種植浪潮,嘉谷就要讓當地村民們不僅有看得見的未來長期效益,還能有握在手里切切實實的真實惠。
在這方面,紅豆杉種植專業人士林貴山深有體會。
林貴山說,其實種植紅豆杉的前幾年他一直都是在維護紅豆杉的生長,并沒有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兩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示范基地房子周邊的一些紅豆杉沒有受到害蟲影響。究其原因,原來是房子周邊放養了幾只雞。
“因為雞可以在小范圍內活動,吃掉樹上掉下的害蟲,讓害蟲無法很快繁殖。”林貴山明白了這個道理后,馬上擴大了養雞規模,從而擴大雞群的活動范圍。
林下養雞給他帶來了相當的經濟效益,也為紅豆杉除掉了很多害蟲,林木長勢更加看好。
哈,不就是林下養雞嗎?這個操作嘉谷最熟悉了。
讓靠山吃山的農民放下斧頭,保護森林的同時也能致富的一條新路子,就是發展林下經濟。想當年,嘉谷就是這樣起家的。
嘉谷農業輕車熟路地聯合嘉谷農牧,引進了一批黑雞,放養在紅豆杉種植基地內。
成群黑雞漫步在一人高的紅豆杉林下。黑雞可以給紅豆杉除草滅蟲,雞糞用作肥料,紅豆杉和黑雞相伴相生,形成“林、草、蟲-生態雞-雞糞-土壤”的良性循環生態系統。
通過這種方式飼養的黑雞,覓食范圍大,機體得到鍛煉,體質健壯,體內脂肪和水分少,肌肉韌性強。
林下養雞在嘉谷農牧的體系內已經只能算一個小項目了,但是嘉谷農牧的雞飼養周期長,味道好,屬于高端食品,每只生態雞能夠賣到近100塊錢,每個雞蛋也能賣到一兩塊錢,賊嚇人了。
但林貴山對嘉谷農牧的專業性表示懷疑。
“據我了解,林下養雞每畝林地放養雞數不能超過80只,這樣才能有效保護林地的生態環境吧?你們這放養的數量肯定大大超出了標準……”看著在林下覓食的黑雞群,林貴山疑惑道。
齊政想了想:“嗯,我們每畝林地放養雞數應該在130~140只左右吧。”
林貴山斜睨了齊政一眼。
齊政笑了:“林老,我們的林下養雞可不是簡單的放養了事,那是提供一條龍服務的……”
除了林下養雞,嘉谷農牧還選擇在紅豆杉林下養殖蚯蚓。
在習性上,紅豆杉喜陰濕,而蚯蚓習慣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蚯蚓能給紅豆杉根部疏松土壤,還能促進酸性或堿性土壤轉變為適合紅豆杉生長的中性土壤,而紅豆杉則是蚯蚓天然的“遮蔭棚”。紅豆杉與蚯蚓一拍即合!
這樣一來,放養的黑雞群的食譜也豐富了起來,除了青草和蟲子,還有蚯蚓大餐。
除此以外,嘉谷農牧還“手段百出”。
在紅豆杉林下套種優質牧草和中草藥,并根據林地植被情況,采用分區放牧和實施輪牧技術,使得林下植物和昆蟲的產量增加了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