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當地相關部門很快出來對蟾蜍遷徙等現象進行解釋,稱這是正常遷徙,并且給出了大量的“科學”解釋。
但這已經很難令人信服了。畢竟,這不僅僅是一隅一地的異象,而是大范圍內的反常現象。
官方也意識到了問題,呼吁市民保持警惕,但不要恐慌,專家們正在調查核實弄清事情的真相。
當天中午,國家地震局的相關人員以及生物學家就趕到了川省,奔赴異象發生地展開調查。
在下午的研討會上,省大佬開門見山:“這是否是地震前的預兆?”
地球物理學家鄭昆與對面的生物學家王建南對視一眼,開口說道:“只能說,有可能。有理論說地震發生前,地下巖層早已在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因為具有強大的摩擦力,會產生復雜的地磁變化。這種變化人很難感應得到,但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則不然。”
生物學家王建南補充道:“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的侵入等等。”
“這邊發生的動物異常現象,很像是要發生地震的時候,出現地應力場的變化從而致使一些動物的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的異常反應。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通過它的平衡器官能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
“當然,如果小范圍來看,這種異常其實也挺常見的。但這么大范圍的異常,確實不多見,有點像是地震前的征兆。”
省大佬面色凝重:“能不能作出要發生地震的結論?”
鄭昆為難地搖搖頭:“地震肯定會有地磁變化,但并不意味著地磁變化就一定有地震。而且,現在只是動物異動,還沒有更多的證據證明會發生地震……”
省大佬也知道,以目前的科學手段,地震是很難被準確預測,更難提前預警。地震畢竟不像天氣預報,“根據我們測定,XXX可能在未來三天發生地震”這樣的預報是不可能有的;貿然發出預警,很容易引起公眾恐慌。
目前的情況下,他也只能關照相關部門保持警惕,同時讓鄭昆他們的團隊繼續研究,如有發現要在第一時間上報。
……
一場“生物狂躁”現象擾亂了川省上下的心,齊政則被累成了狗。
面對即將到來的大浩劫,齊政做不到無動于衷。而想來想去,他決定“只做不說”,提前發出預警就是最佳的選擇——自己有能力不說,不像年初的雪災,地震是可以提前避開的。
他容易嗎?
“針落臨塵陣(三階)觸發,主金系,范圍:方圓250公里。效果:抑制,困殺。生物處于陣中,或使抑制,或使困殺。”
發動這個大殺陣,但又不能直接將動物滅殺了,只能調整釋放大多數動物厭惡的波頻,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波頻時,便會驚恐萬分、狂躁不安,從而出現魚躍水面、豬牛跳圈、雞飛狗跳等異常現象。
這不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是范圍太大了——齊政在記憶中的極重災區,共計10個縣市所在地布置了靈陣,提前引發了不同的動物異動。
在大地震發生前,大自然往往會向我們發出了“有助于預報的地震先兆”,只是,當時我們沒有看懂這些信息。
但齊政相當于將這些先兆信息放大了一百倍,再也沒有人能做到熟視無睹了。
饒是如此,齊政也知道這還不夠,眼看著時間不多了,他要抓緊時間發動之前忙碌了十天布置的其他后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