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過有機肥生產基地后,齊政心里有數了,海藻肥的大量投產無疑為嘉谷的沙漠治理更增了一份底氣。
而回到總部后,王昱業同樣是一副喜逐顏開的模樣——當然不是因為奧運會的到來。
之前他愁啊!嘉谷順利在沙漠里找到水源是好事,但也因此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該以怎樣的力度投入沙漠開發?
修建大型水庫進而改變大西北的計劃,肯定不是嘉谷這樣的小身板能玩得轉的。但是利用水庫改造開發兩個大沙漠,嘉谷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但即使淡水和政府的支持都有了,治理沙漠還得花錢,而且是得花大錢!
尤其是嘉谷戰略部對如今國內大力投入治理沙漠的幾家公司進行調查后,王昱業對這個認知更加清晰。
在阿拉鄯盟一河之隔的庫布齊沙漠,益利集團截止目前的投資已達到4億多元,但益利集團上市部分的運營虧損達到了1.07億。
某位接近益利集團的知情人士告訴嘉谷,益利集團多年的種樹治沙一直都是依靠其他產業盈利反哺的“公益”事業。對于益利集團來說,治沙就是其花巨資打造的一張漂亮的企業名片,幫助打好與外界的關系。“治沙雖然不創造直接經濟回報,卻是一種寶貴的聲譽資本。”
從97年到去年,益利集團的資產從幾個億增至一百多億。在資本盤急速擴張的背后,是從地方到銀行幫助下的寬松貸款。
當然,庫布其治沙還是有明顯的可視化效果,也讓不少地方百姓得到實惠,都是值得肯定的成績。但對于益利集團而言,這同時也是以生態概念獲得廉價資金,持續擴張,把資本越卷越大的一種手段。
而就在騰格里沙漠,一家叫勇業的公司,也比嘉谷早五年就投入到開發沙漠中去。
03年,勇業公司購買了約合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沙地,雄心勃勃要構建一套農牧循環經濟。為此,從政府官員到農業專家,從科研人員到作家,一切能推動治沙工程的社會資源,都被其努力游說,為其投入資源。
然而僅過去一年,其承包的沙地就成了老鼠的樂園。國家宏觀調控,又讓其申請的貸款無法兌現,勇業公司想盡辦法拆借資金,才勉力維持了周轉。
目前,雖然勇業公司將自己沙地上的梭梭木、苦豆子、白刺紛紛養活,形成了一大片頗具規模的植被覆蓋區。但據嘉谷調查所知,其全部資產已向銀行抵押貸款,而收益寥寥無幾,資金鏈已經緊繃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程度。
無論是前者的“名片手段”,還是后者的“硬撐頭皮”,都不是嘉谷想要的。
可持續的產出,才是健康的發展模式。如果為了開發沙漠將集團各項蓬勃發展的業務耽誤了,在王昱業看來,是絕對得不償失的。
齊政從戰略角度出發,無可厚非;但作為集團高管,是需要全面考慮的。
直到刺客基金的姜平因為奧運會回國,并帶來一連串好消息后,王昱業總算放寬了心。
說來挺有意思,國內上下齊觀奧運,一副歌舞升平的盛景;而在美國,尤其是金融界,已經是人心惶惶的狀態。
其實,次貸危機從去年起就已經爆發了。去年年中,華爾街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公司投資次貸的兩只對沖基金垮了。一夜之間,投資者開始拋售次貸抵押債券。
次級貸的大面積違約,使得眾多金融機構持有的關聯產品大虧,導致巨額損失,流動性導致的抵押資金缺口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