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溫暖的,即使有老媽的絮絮叨叨。
相比于齊政,老弟齊律更是被老媽“聲討”的重點對象。
事業上倒是沒有什么好挑剔的,主要是個人問題上。
有齊政這樣一個富豪大哥,齊律的起點要高得多。
還沒有從北電畢業的時候,齊政就為他提供了一筆創業資金。憑借著強大的交際能力,他參投了多部影視劇,雖然不是投資主力,也有賺有虧,但借此在娛樂圈徹底混開了。
然后在齊政的提點下,加上目睹了“超級女聲”的現象級爆發后,齊律將綜藝節目作為事業的重點。
說起來,搞綜藝節目比制作電影電視劇要賺錢,“造星”能力也一點不輸電影電視劇。
一檔綜藝節目火爆后,特別是成為現象級節目后,其上下游形成的產業鏈和周邊開發,其中的利益空間十分巨大。簡單地說,一檔好的綜藝節目不僅能帶來高回報率,同時可以提升冠名商的品牌價值,還可以“造星”,可以做綜藝大電影——呃,綜藝大電影就太過分了。
尤其是因為綜藝節目對冠名品牌的助推,可以與嘉谷體系的業務形成互補——賣啤酒賣乳制品賣糧油的,因為口味差異、生產線布局和同行競爭,再強大的企業和品牌,也很難覆蓋全國。但一檔優秀的綜藝節目不受此限,它的受眾覆蓋率是十分驚人的,由此產生的經濟回報也是巨大的。
雖然不熱衷于追綜藝,但后世一些現象級的綜藝節目齊政還是有些印象的。
以2010年為分界線,之前主打“全民造星和平民偶像”的選秀節目;之后,主打“普通人圓夢”噱頭的達人秀類和征婚類節目冒頭,一直到《中國好聲音》橫掃收視排行榜,至此普通人的選秀達到頂峰,幾乎無法超越。再其后,《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之類主打明星牌的節目開始升溫。
而且,不同于前世這些綜藝節目多是舶來品。齊律在經過他的提點后,可以使這些綜藝節目提早面世,甚至進行反向輸出。
有大哥提供的雄厚資金,憑借著在娛樂圈良好的人脈關系,通過去電視臺挖人,去媒體挖人,去高校挖人,去其他文化影視傳媒公司挖人,齊律已經組建了一支強大的綜藝制作團隊。
在今年,由清源啤酒冠名的《中國好聲音》即將開始錄制,如果沒有意外,這將是今年最火爆的綜藝節目。
當然,與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相對應的,就是這小子層出不窮的“花邊新聞”。
學會了上網的老爸老媽,時常能看到這小子換女朋友如換衣服的報道,簡直是挑戰他們的三觀。
這不,即使是過年,老媽也不放過齊律,硬是要他定下心來。
面對老弟“可憐兮兮”的求救目光,齊政笑了。
他輕咳一聲,說道:“爸,媽,我知道你們都在關心我倆兄弟的個人事情,嗯,這樣吧,今年春節,我先給個明確答復吧,我打算今年結婚了!”
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幾人一下子大嘩,老爸老媽隨即狂喜。
老媽更是一拍大腿:“嗨!你早該跟小唯結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