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領導人向他介紹道:“這個小水庫項目其實也是生態修復項目,建成后,不僅擴大海島淡水收儲面積和濕地面積,也為鳥類提供一個更好的棲息場所。”
邳山島作為一個“天然空調”和“天然氧吧”,島上植被覆蓋面積達90%,周圍海域漁業資源豐富,適合鳥類棲息和繁殖,特別是每年春秋兩季,成千上萬候鳥會到此棲息,自然環境優越。
這樣的環境,既能提高海島顏值,又能豐富旅游業態,當然要盡力保護。
出于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島上不允許進行巖石爆破作業,而修建小水庫需要破除一些堅硬的巖石,這就成為了施工工期上的攔路虎。
為此,施工團隊成員們絞盡腦汁,通過島內相關調研、資料收集,最終采用了人工靜爆的方式破除巖石,順利攻克了這一難關。
周教授:“……”
他與倪副處長面面相覷,嘉谷這么環保,這么自覺,我們是來干什么的?
他們不知道,這是齊政的硬性要求。
既然是作為江南省海島開發的一個綜合試驗點,邳山島的開發經驗很可能會體現在政府正在規劃的海島開發管理條例上。嘉谷將“生態優先”作為海島開發利用遵循的最重要原則并貫穿始終,有利于強化政府關于海島生態保護的理念和要求。
因此,盡管周教授和倪副處長自覺無用武之地,但還是對嘉谷的海島開發理念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然后,他們也終于看到了邳山島真正的“島主”、海島開發的設計師、嘉谷的老板娘——田雨唯,以及她背后的男人——齊政,并初步一覽邳山島的開發設計方案。
“按照設計方案,邳山島開發項目將分三期進行施工建設,以打造成以海洋養殖業為主、具有特色休閑和度假項目的高端旅游海島。”
雖然是很喜歡世外桃源般的小島生活,但5000多畝大小的一個海島啊,如果只用來偶爾度度假,簡直是太浪費了。
哪怕不是作為海島開發試驗項目,可持續發展也是必須考慮的。而社會公眾也對藍色海灣、自然岸線、潔凈沙灘、美麗海島等有著強烈的需求,旅游開發是一個優質選擇。
“邳山島功能區大致這樣劃分:北邊半山腰作為私人莊園區;東部是以石頭砌成的特色小屋、點綴在樹林間的木屋組成的觀光區;南部是海灘、水上別墅組成的海灘休閑度假區;西部是靠近碼頭的以美食為主的娛樂度假休閑綜合區;海島腹部是由水庫、濕地、草地組成的生態旅游保護區……”
“邳山島西南方向,上瑯珰島和下瑯珰島之間平靜的港灣,作為養殖場和潛水區;另外,在世界范圍內,被開發成海濱度假的小島嶼往往有便捷的航空交通作為支撐,只是依靠海洋運輸是不夠的。邳山島雖然不夠大,但建設一個小型直升機場還是沒有問題的……”
周教授和倪副處長瞪大了眼,看著初步的效果圖,很好,很強大,看上去美輪美奐。
當然,這不是關鍵。
關鍵是要將這樣的設計付諸行動的話,投資之大可想而知了。
周教授看著仿佛身披“金光”的田雨唯,弱弱地問了一句:“搞這么大,能吸引到游客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