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則廣告引起的“轉基因安全”大討論,徹底將轉基因食用油推上了風口浪尖。
網絡上是鋪天蓋地的質疑聲,甚至引發部分消費者對食用油安全性的擔憂。這種言論對各大食用油品牌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金龍魚尤甚。
轉基因的存在畢竟只有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許多長期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乍然意識到轉基因食用油已無處不在,消費者在爭議中表達了深深的擔憂和疑慮。
食用油品牌們的聲明在消費者的疑慮面前只是杯水車薪,并不能消除影響。
消費者們都發現了,如果是非轉基因食用油,企業在所售食用油瓶體的正面都用超大字號標出“均用非轉基因原料生產”,以吸引顧客購買。
但如果食用油的原料是“轉基因”,只有弱弱的一行小字標注,或是標在不顯眼的地方。
有消費者憤怒地表示:“按照《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有關條例,屬于轉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轉基因原料的,食品標識中強制標注內容的文字、符號、數字是有規格要求的……”
“但事實上,在各種調和油原料說明中,轉基因的標注簡直是遮遮掩掩;如果廠家們認為其產品是安全的,為何不坦坦蕩蕩呢?”
似乎一夜之間,“非轉基因”成為了食用油行業的關鍵詞。市面上非轉基因食用油的銷量明顯上漲。走進超市的食用油專區,可以發現,非轉基因油品被擺上了貨架最顯眼的位置。
受此影響,各品牌的調和油售價紛紛下調。
之前還是漲聲四起,如今已是跌聲一片。
與漲價風聲出來之前許多消費者拼命搶購相反的是,現在的食用油似乎一下子又陷入了“沒人要”的境地。
食用油價格大跌像一陣風吹遍了全國。多個一線大城市的食用油價格紛紛大幅度跳水,一度堅挺的食用油市場大有“兵敗如山倒”之勢,二線城市的油價甚至比大城市跌得更快。
其實,不管有多少人覺得轉基因不安全,大勢所趨,轉基因大豆油的消費量是不會有太大下降的。畢竟,轉基因大豆油的競爭優勢擺在那里,最終大多數人仍然會考慮經濟問題。
人們總是健忘的,這場風波過去后,該消費的還得消費。再說了,作為油脂生產商,試問誰又能完全避免轉基因大豆呢?
但是嘉谷糧油跳了出來,理直氣壯地回答:我能!
……
事實上,早有媒體發現,嘉谷糧油旗下的食用油,均標注著“非轉基因”的標識,一度還認為是企業作假,覺得發現了大新聞。
但很快,嘉谷糧油舉行了專門的發布會進行說明。
“嘉谷糧油旗下的食用油產品,確系全部采取非轉基因原料生產。以最常見的大豆為例,我們榨油所用的大豆,均是來自于俄遠東地區的供應。”